省紀委工作組的進駐,讓蘇小晴敏銳地察覺到風暴正在升級。當晚,她罕見地提前離開單位,卻沒有直接回家,而是驅車來到城東一處不起眼的茶室。
茶室最裡的包間內,歐陽菁已經等候多時。見蘇小晴進來,她立即起身關嚴房門。
“情況比想象的嚴重。”歐陽菁開門見山,將一份材料推到她麵前,“這是今天剛收到的,有人在深挖你們家族背景,連你父親二十年前承包的小工程都翻出來了。”
蘇小晴快速瀏覽材料,臉色越來越冷:“這些陳年舊事都能被翻出來加工利用,真是煞費苦心。”
“更麻煩的是,”歐陽菁壓低聲音,“我收到可靠消息,陳平那邊正在策劃第二輪攻擊,這次是針對你個人的。”
蘇小晴冷笑:“意料之中。當他們無法從工作上擊垮卜皓時,自然會轉向攻擊他的家人。”
她端起茶杯,卻沒有喝,隻是凝視著杯中蕩漾的茶水:“歐陽,我需要你幫我做三件事。”
“你說。”
“第一,動用你在媒體圈的所有人脈,我要知道是哪幾家媒體在帶頭炒作,他們的背後金主是誰。”
“已經在查了。”歐陽菁點頭,“目前看,主要是兩家自媒體和一家財經周刊在推波助瀾,背後都有高遠集團控股的公關公司資金支持。”
“好。”蘇小晴眼神銳利,“第二,幫我聯係三位可靠的法律專家,最好是擅長名譽權和網絡侵權案件的。”
“這個容易,我母校法學院的幾位教授都是這個領域的權威。”
“第三,”蘇小晴放下茶杯,“我要見一見網信辦的老韓。”
歐陽菁略顯驚訝:“老韓?他現在已經退居二線了,還能幫上忙嗎?”
蘇小晴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老韓雖然退了,但他的學生遍布網信係統。而且他手裡掌握著一些水軍公司的黑材料,隻是以前不方便出手罷了。”
歐陽菁會意地點頭:“明白了,我馬上安排。”
當晚九點,蘇小晴又馬不停蹄地來到市公安局網監支隊。支隊長李斌是她的老同學,已經在辦公室等候。
“小晴,情況不太妙。”李斌指著大屏幕上的數據圖,“從昨天開始,針對卜書記和你的負麵信息呈現指數級增長,而且傳播節點非常有規律,明顯是專業水軍操作。”
蘇小晴冷靜地問:“能鎖定源頭嗎?”
“已經鎖定了三個主要的水軍工作室,都在外省。”李斌調出詳細數據,“但他們使用的都是虛擬服務器,很難追蹤到實際控製人。”
“資金流向呢?”
“資金經過多次洗轉,最終彙入幾個海外賬戶。”李斌無奈搖頭,“對方很專業,把所有線索都切斷了。”
蘇小晴沉思片刻:“李斌,我需要你幫我做一件事。”
“你說。”
“不要攔截這些謠言,而是放它們傳播,但要全程固定證據。”蘇小晴眼神冷靜得可怕,“我要讓這些謠言傳播得越廣越好,讓更多人看到它們的荒謬。”
李斌一愣:“這是為什麼?通常我們的做法是儘快降溫...”
“降溫是治標不治本。”蘇小晴解釋,“隻有讓謠言充分暴露在陽光下,讓人們看清它們的真麵目,才能徹底粉碎這場陰謀。”
她走到大屏幕前,指著幾個關鍵節點:“重點監控這幾個傳播最活躍的賬號,記錄下他們的每一個動作。等時機成熟,我要一次性把他們全部端掉。”
李斌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這是要引蛇出洞,然後一網打儘!”
蘇小晴點頭:“另外,幫我查一下最近有沒有大規模雇傭水軍的資金流動,特彆是與高遠集團有關的。”
“這個需要經偵支隊配合。”
“我會協調。”蘇小晴看看時間,“今晚就開始行動。”
離開網監支隊,蘇小晴又來到市委宣傳部值班室。值班的副部長見到她,急忙起身:“蘇部長,您怎麼來了?”
“今晚是誰在負責輿情監測?”蘇小晴直接問。
“是小王和他的團隊。”副部長回答,“需要我叫他過來嗎?”
“不用,我去找他。”
輿情監測室內,幾名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工作。見到蘇小晴,眾人都有些意外。
蘇小晴走到主控台前:“把今晚所有的負麵信息按主題分類,我要看傳播路徑圖。”
工作人員迅速操作,大屏幕上顯示出複雜的網絡傳播圖譜。
“可以看出,謠言主要分三個波次。”小王指著圖譜解釋,“第一波是針對卜書記的經濟問題;第二波擴展到用人原則和施政方針;第三波開始攻擊您和您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