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是偶然變強的,而是經過某個十字路口,選擇對了,突然變強。
比如真空管和晶體管的競爭。
當時還是聯合毛熊時代,鷹醬使用晶體管,聯合毛熊堅持使用真空管。
導致即使是現在的毛熊,電子技術一直不過關。
其實就算是鷹醬,也是有公司走過彎路。
第一代計算機使用了超過1.8萬個真空管,這帶來的是計算機的體積不僅龐大,而且故障率高。早期堅持改進真空管技術,直到1956年才推出首款晶體管計算機。
相比之下,倍爾實驗室1947年發明晶體管以後,迅速把晶體管被應用於第二代計算機。
使得計算機體積縮小千倍,功耗降低達到萬倍。因技術路徑錯誤,失去先機,直到1960年才通過晶體管重新確立了優勢。
所以,現在很難說技術上是不是走了彎路。
路天穹的機甲,讓人類見識到了機甲的可能性。
因此鷹醬和霓虹國認為,機甲說不定就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現在鷹醬已經有人要求停止猛禽的實驗,將資源轉向研究機甲。
當然,時機不同,同樣的科技樹也可能結出不同的果實。
當年聯合毛熊的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擁有這船舶的載重,飛機的速度,油耗比飛機還低三分之一。
但是這玩意燒錢太多。
需要鈦合金,耐海水腐蝕。
而鈦合金這玩意太貴了。
在超低空、高速度和強氣流乾擾的情況開地效飛行器。
需要極其豐富經驗的飛行員,因為是模擬飛控係統,操縱有延時且反應速度慢。
畢竟一個浪頭就可能把飛行器打翻。
聯合毛熊的原型機就因為操控而墜毀。
但是後世的漢龍國,擁有智能芯片,整合了雷達、氣象和光電係統和電傳飛控。
毫秒級的反應速度,可以及時主動地規避風浪。
以及更強、更輕和更經濟的耐腐蝕材料。
把製造成本和維護費用給降到最低。
所以科技不是線性發展的,是綜合起來的。
路天穹給十號機第六架原型機,帶來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陣雷達。
以及分布式電磁乾擾設備,更加先進的芯片和整合鷹醬最新技術的源代碼。
還有最重要的f414發動機的改進型。
給了十號機質的提升。
這也為漢龍國的提前科技成果爆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霓虹國防衛廳內藤廣哉說的話,倒是也不全是空話。
霓虹國首相鬆下昌太奇怪,接著問道:
“不對啊,我看過情報材料。”
“鷹醬那邊有兩種機甲,一種是有什麼高溫螺旋鑽,另一種有電熱化學炮。”
“雖然更詳細的參數,我們諜報人員搞不到。”
“但是也不是我們霓虹國科技現在能夠達到的。”
“我們的機甲是什麼情況,怎麼都量產了,我還不知道?”
內藤廣哉更加靠近一步,對著首相說:
“首相大人,漢龍國有句古話,事以密成。”
“我們都能搞到鷹醬的技術材料,雖然不是最詳細的參數,但是大致我們還是知道的。”
“那麼鷹醬在我們這邊有沒有諜報人員?”
“就算是鷹醬的盟國,棒子國現在的慘樣您也看到了。”
“我們必須留著一手。”
“所以我現在才單獨向您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