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院士臉色不好的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自己雖然是諾亞係列cpu的負責人。
但是,這個也是靠政策的團隊。
而不是靠市場。
換句話說,是zf的命令,命令企業去用這些不好用的cpu和國產inux係統。
7月,諾亞1號cpu發布,這是國內首枚32位實用化的微處理器。
按理說,這是一副好牌。
而且現在已開始與北京本地的終端廠商聯合開發原型機。
後麵還會有zf的采購。
但是倪院士也明白,這條路可能根本走不下去。
基於inux的nc客戶機,文檔格式不兼容、應用遷移成本高。
也就是生態根本不完全。
而且根本沒有解決的方法。
除非有軟件廠商大量做適配cpu和inux係統的應用。
路天穹也熟知這些曆史。
諾亞cpu的專項經費未按預算使用。
部分被用於建設6000萬元的大廈。
核心技術團隊因理想破滅大量流失。
zf購買後也最終棄之不用。
諾亞cpu公司的老總,宣稱做嵌入式芯片沒市場。
轉而追逐短期利潤的小靈通項目,導致技術積累中斷。
而且還通過關聯公司轉移研發資源。
公司也忽視了對工業控製等領域的研發投入。
以至於後來,項目失敗。
倪院士在主動向科技部的負責人負荊請罪。
承認自己在推薦項目時識人不明。
路天穹覺得,技術積累中斷實在是可惜。
本來早就能突破這些技術。
這樣20多年後,也不至於被鷹醬的芯片卡脖子。
倪院士握著電話,尷尬道:
“小路啊,我這邊,還好。”
“正在適配硬件和軟件呢。”
“我們……還是聊聊服務器係統的事情吧。”
倪院士不知道路天穹已經是首席科學家。
已經是比院士還要高的存在。
因為首席科學家,必須是院士之中,取得突破性且打破壟斷的人才能獲得。
而且首席科學家已經到達戰略級彆,除了特彆有名的,否則國家一般不予公開。
而路天穹這樣的跟軍事科技緊密相關的首席科學家,更是絕密。
路天穹介紹了自己的盤古os。
倪院士眼睛一亮:
“小路啊,這麼說,消費級的係統你已經攻克了。”
“那麼我的諾亞cpu可以完全裝載你的盤古os了,不用在用國產inux係統。”
“雖然inux係統是開源的,但是還是西方的代碼。”
“我們對inux係統進行了二次開發,還是有風險。”
“用你的盤古,才是真真正正自主知識產權呐!”
路天穹尷尬笑道:
“倪院士彆誇我了,我們還是趕緊落實吧。”
“每晚一分鐘,我們就要承受一分鐘的損失。”
倪院士握著電話的手指微微發白,自己乾澀的聲音在回應:
“好!我們這就組織聯合調試組......“
話未說完,倪院士實驗室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助理工程師抱著一台正在運行原型機的諾亞1號闖進來。
屏幕上赫然是盤古os的啟動界麵,一條金色巨龍圖騰盤旋而上。
係統加載速度比他們現在研究的國產inux快了整整10倍。
“院士!剛才我們用了盤古係統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