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半島邊境,夜色尚未完全褪去。
毛熊的工程部隊正借著晨曦的微光連夜作業。
三架重型起重機緩緩吊起s400防空係統的核心雷達天線。
這座重達12噸的巨型設備在鋼纜的牽引下緩緩升起,金屬外殼在初升朝陽的映照下,反射出冷硬而刺眼的光澤。
負責調試的工程師們穿著厚重的防寒衣物,趴在雷達基座上緊固螺栓。
他們的哈氣在低溫中凝成白霧,指尖早已被凍得通紅。
“雷達校準完畢,探測範圍已覆蓋半島東部全域,最大探測距離400公裡!”
一名工程師對著對講機大喊,聲音因疲憊而沙啞。
旁邊的指揮車中,屏幕上正實時刷新著雷達的各項參數,綠色的信號條顯示所有係統均處於正常狀態。
作為仍在測試階段的尖端裝備,這兩套s400被緊急調往前線。
承載著毛熊的防禦希望。
其配備的48n6e3導彈,最大射程可達250公裡。
專門針對高速空中目標設計,即使設計指標上打不了武庫飛碟,也得試試。
普丁的字典裡,沒有屈服這兩個字。
與此同時,十輛裝載著“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移動發射車,正沿著隱蔽的山間公路向預設陣地疾馳。
車身被偽裝網嚴密覆蓋,與周圍的山林環境融為一體,每輛車後都跟著一輛電子乾擾車。
車頂的乾擾天線持續釋放著寬頻電磁信號,足以屏蔽鷹醬偵察機的雷達探測。
“各車注意,距離陣地還有5公裡,保持低速行駛,避開開闊地帶!”
車隊指揮官通過加密頻道下達指令。
一旦暴露位置,這些導彈將成為武庫飛碟的優先打擊目標。
畢竟,這些裝備,還沒有在這世界上露過臉。
平讓的首都,導彈加工廠的廢墟上依舊彌漫著焦糊味,斷壁殘垣間還能看到未爆炸的彈藥殘骸。
時刻威脅著清理人員的安全。
但在毛熊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數千名軍民正分成多個小組,有條不紊地開展清理工作。
青壯年男子操控著挖掘機清理碎石,婦女們則提著水桶撲滅殘火,孩子們也自發加入搬運物資的行列。
“動作快一點,注意腳下的彈片!”
一名毛熊軍事顧問大聲提醒。
幾名平讓士兵正操控著從毛熊引進的便攜式防空導彈,在總統府、電力廠等關鍵設施周邊巡邏。
這種導彈雖體積小巧,卻能有效打擊低空飛行的目標。
士兵們將導彈扛在肩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天空,手指始終放在發射按鈕附近,生怕武庫飛碟再次突然出現。
在平讓的臨時防空指揮中心,牆上的大屏幕被分割成數十個畫麵,實時顯示著全國各地區的警戒狀態。
毛熊提供的遠程雷達數據與平讓的本土監測網絡相連,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域的防空網。
“報告,北緯39度空域發現不明信號,疑似鷹醬偵察機!”
操作員突然上報,指揮室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經過快速核實,確認是一架正在執行偵察任務的u2高空偵察機。
平讓士兵立刻啟動地麵電子乾擾設備,迫使偵察機偏離航線,狼狽逃竄。
漢龍國的指揮中心內,燈火依舊通明。
王主任站在巨大的電子沙盤前,手中拿著一份標注著“絕密”的情報。
上麵詳細記錄著鷹醬普羅米修斯計劃的量產困境。
同位素燃料月產量不足10公斤,外星金屬熔煉純度僅能達到60,遠未達到量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