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玫急忙轉過身來,看到這個情景,不禁歎了口氣。她扶起他,但是令白衣這次卻死死抓住她的手,不肯放開。
“令白衣,你給我放手!”青玫怒道,青玫感到那手冰涼,而且握著她的力度也不大。其實她是可以輕而易舉抽出來的。但是,自己卻沒有那麼做。
“對不起!”令白衣耍賴道。
“放手,我去取藥給你。”青玫麵無表情的說。
“哦。”此刻的令白衣乖的像個孩子,輕輕放開青玫的手。一雙美目滿是笑意。
“唉!”青玫歎了口氣。
“你多久沒吃藥了?”青玫的語氣毫無溫度。
“自從被你咬過後就沒有吃過。”令白衣一笑
“你想死啊,為什麼?”青玫很是不解。
令白衣看著她不語,目光中滿是憐惜。
沒辦法,青玫陪了他一個月,他的身體才恢複。
我怎會這麼無恥,居然救了這個無賴,青玫自己啪的一下打了一下自己的臉。想讓自己清醒點。
“喂,你乾什麼?你打自己乾什麼?我告訴你啊,從現在起,你是我的貼身丫鬟,沒有我的允許你不可以離開我,沒有我的允許就不可以傷害自己,沒有我的允許就不可以哭……”令白衣撫摸著她打紅的臉。
“乾什麼?放手!令白衣你再無賴,我一定會向你的飯裡下毒藥的。”青玫羞紅了臉。
“隨你好了,隻有你舍得……。”
這個貼身丫鬟可真不是好當的,令白衣白天出去辦事,要把她伴成書童。回到府裡,又把她打扮的清秀可人,連吃飯都要她親手去做,親手端上去,否則他就不吃。
青玫無數次的問自己這是在做什麼?麵對無恥之徒,居然狠不下心來。因為,隻要青玫一說要離開,他就說她離開幾日,他就拒絕吃藥幾日。
真是個無賴!
那一日,令白衣進宮去了,讓她在望風停等候。
望風停是大未儘宮的最高處,站在那裡可以俯視整個宮殿。
青玫放眼看去,那氣勢恢宏的建築,和故宮完全是兩個風格。一個雄渾,一個儒雅。
“唉,真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啊!”青玫歎道。
“好一個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說得好!”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
青玫回頭看去,隻見秦王令劍卿幾步走了上來。
“你是哪個宮裡的奴才,竟有如此文采。”令劍卿溫和的笑著,他那種笑和令白衣截然不同。他的笑意中透著正義和平靜,而令白衣的看她的眼神卻是溫柔中透著一股邪氣。
令劍卿的五官和令白衣有幾分相似之處,然而不同的是,他渾身透著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正氣。讓人仰視,讓人敬畏!
青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參見秦王殿下!”她壓低聲音說。
“免禮。你還沒有回答本王的話,我怎麼覺得你如此麵熟,好像在哪裡見過。”
“回秦王話,奴才隻是宮中個下等奴才,不值得一提。”青玫急忙低頭,怕令劍卿認出她來。
“那你可願意在宮中,作一個文墨小吏?”令劍卿問道。
在宮中做一個文墨小吏?這樣不就可以離開令白衣了嗎?令白衣也隻會以為自己失蹤了,而且自己還可以飽覽這氣勢恢宏的大未儘宮殿。青玫玩心頓起。
隻是,那令白衣,性格倔強,會不會又不吃藥?恩……也許不會……他荒淫成性,很快就會忘卻自己,他不會有事的。
唉,我也應該為自己多想想啦……
“回秦王殿下話,殿下如此抬舉奴才,奴才當然願意進宮侍候。”青玫心內雖然歡喜,但也不知為何也有一絲失落。
“好,有誌氣,你拿那著我這塊小金牌,去文清宮去報到,本王會派人交代的。你叫什名字?
“奴……奴才貞清,”青玫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她心中向往著貞潔和自由。令劍卿也不看她,默默望著清鷹國的盛景。
“我清鷹好一派雄厚氣勢,隻是我們兄弟……唉!”青玫看著令劍卿憂國憂民的樣子,心中一激動,竟然脫口而出:“殿下放心,將來清鷹之主未必是太子殿下。”
“大膽!”令劍卿突然回過身來,果斷的說,“來人,插出去,重打***板。”
青玫此刻恨不能把自己的舌頭咬下來,隻好隨機應變的喊道:“奴才冤枉,隻是我清鷹國沒有一代明君,何來的貞觀之治……”
青玫突然想到,唐朝的秦王李世民,和令劍卿有些像。急中生智喊道。
“插回來!”令劍卿一雙虎目緊緊的盯著她,貞觀之治?為何自己特彆喜歡這個詞。
啪!令劍卿突然一掌框過來,力度之大,打得青玫的嘴角滲出鮮血。“今後,再說這等悖逆之言,可就不今天一個耳光的問題了。”
“是”。青玫喊著淚水說。看見青玫粉白的小臉上,出現了五個指印。令劍卿又緩和下語氣說道:“本王今日心緒煩亂,委屈你了。下去吧。”說完也不在看他,徑直走了。
青玫摸自己的火熱的臉,看著令劍卿的身影漸行漸遠,心內由然升起一股敬仰之情,這應該就是我清鷹未來的主人,千古一帝。
就這樣,青玫順利的當上了文書小吏,還好待遇不錯,居然有單獨的寢室。方便她每日掩飾自己的美貌。
她把一彎柳眉,畫成劍眉,又把自己的臉塗的黑一點,然後用棉布把胸部纏起,最後把不盈一握的纖腰,纏上幾層腰帶。
對著鏡子一看,果然變成了一個翩翩少年。她滿意的對著鏡子一笑,這樣開始了她的小吏生活。
青玫在現代就寫得一筆顏體好字。
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顏真卿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係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
她所謄寫的文字一下子就,引起了眾人的注目,後來居然連皇帝令淵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