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清右手持拍,左手持球放在球桌上彈了幾下,發出‘咚、咚、咚’的響聲,眼神則一直盯著對麵。
時耀舉拍轉動著手腕,連續做了幾個正拉、反拉的動作以適應球拍。
一個嚴肅認真。
一個表現的很隨意。
旁觀者們看來已經是高下立判。
王樹清當然不這麼認為,乒乓球高手自有其驕傲,都不是職業級彆的運動員,業餘人群中,他的水平相當不差了。
打得過、打不過,隻有打過才知道。
“來,試幾個球!”
王樹清喊了句,就把球快發過來。
時耀正手揮拍把球拉回去,他用的是中式直板,也就是用手指像鉗子一樣鉗住拍子,握法類似於用筷子。
國內乒乓球初學者很容易適應直板握拍方式,因為早就習慣握筷子,即便剛用直板,也能磕雞蛋似的打上幾個回合。
與直板對應的就是橫板。
橫板是用手掌握住拍柄的,更容易發力一些。
直板和橫板各有優勢。
直板的優勢是發球和台內球的處理更加靈活,且正手進攻的威力更大;橫板在反手位的相持以及防守更占優勢,加入擰拉技術後在接發球上也不太落下風了,而且打法上更均衡一些。
王樹清用的就是橫板。
兩人一直一橫,一個正手、一個反手,來回拉對角長線球,每個球都控製著力量和高度,連續打了幾個來回,頗有種職業選手對練的感覺。
對練了十幾個回合,正反手互換,又是十幾個回合。
時耀正準備換動作,打出的球力道稍大一些,結果擊過去後明顯偏高。
王樹清沒接球,而是看著球飛出球桌,再轉過頭,臉上略出了些許得意。
技術差一些可能看不出來,他卻能知道對方是失誤了。
所以練球上,他贏了。
時耀根本不在意,打乒乓球失誤一下太正常了,他們隻是在練球適應手感,更重要的,他用的球拍不是自己的。
不是自己的,就不熟悉,每個球拍的彈性都有區彆,拍麵也可能存在區彆。
技術越高,對球拍穩定的要求就越高。
他們繼續對練著。
幾個回合後,王樹清忽然道,“來正式打一局,你們幫著計分啊!”
他轉頭看向旁觀三人。
“好,開始吧!”
“我們當裁判!”
“老王,看看你和小時誰厲害!”旁觀三人都是興致勃勃。
江大強還喊了一句,“你可要好好打,彆輸的太難看!”
他們都不用上去打,單單看練球就知道兩人都是高手,自己上去隻能被完虐。
王樹清讓時耀先發球。
時耀接過球也沒有推讓,表情輕鬆的把球拋起來,手腕一抖就發過去了。
這個球沒有欺騙性,力道、旋轉方向都能看的到,但發球質量卻不低,球最高點隻剛剛過網,旋轉也很足。
王樹清把球切了回來,也同樣是一個短球。
時耀再切回去,加轉。
王樹清沒找到機會,也隻能再搓回來,打過才發現球比想象中的轉,沒控製好跳的稍高。
時耀反手拉扣把球被擊到對麵球桌角上。
王樹清下意識一伸手,還是沒有夠到球。
“1比0!”
江大強迫不及待的喊出了比分。
王樹清惱火的看了他一眼,隨後轉身撿了球扔給時耀。
時耀再發球。
這次來了個高拋,高拋發球能打的轉速更快。
王樹清還是想搓個短球,結果力道有些不足。
球下網了。
“2比0!老王,你不行了啊!”江大強落井下石,笑嗬嗬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