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就經受專業培養,練的是技術,同樣也專業性的學習怎麼贏下對手,找對方技術缺陷、如何跑動掉動、假動作、心理戰,等等。
在省隊效力近十年,還進入過國家二隊,論起比賽經驗也不是常人能比的。
業餘選手?
就是隨意打打球而已。
他已經退役10年,但也隻是身體跟不上,技術還是沒差彆的。
手背擦了下汗,發球。
身體橫對球桌,向後拋球呈弧線下墜,手腕跟上再一抖。
球,過去了。
……
時耀舉拍彎腰站在對麵,視線一直盯著對方球拍。
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對方是退役職業運動員,還進過國家二隊,論起基礎的技術水平一定比自己強。
這是必然的。
乒乓球B級大概介於職業和半職業之間。
他必須全力以赴才有希望獲勝。
對方擅長反手和削球,比賽經驗要強出很多。
他的優勢在於年輕、身體好、爆發性強,另外,就是出其不意的打法。
打球,就是要發揮己方優勢,去攻對方的弱點。
大方向,就是多打對方正手,不要和對方反手相持,再多一些調動,發揮身體上的優勢。
第一個球,是個常規搓短。
時耀看準了球的轉向,輕鬆伸拍把球擊了回去。
依舊是搓短。
孫世成再回球,對搓短球拚的是控製力,找的是機會,對手很嚴謹,回球質量不差,根本沒有機會。
時耀再回球,忽然加力搓了個長球,打到了對麵正手方向。
孫世成迅速反應過來,一拍掂回去,但是質量不高,被時耀變線打了角。
正手回拍,沒接到!
“好!”
人群有人喊出聲。
孫世成愣了一下,看向對麵笑了笑也不在意。
下一個,繼續發球。
這次他發了個長線,被時耀正手拉了個直線。
孫世成正手回拉。
時耀再拉。
回拉。
再拉……
雙方循環對拉近十次,每一次都是長線正手,每一次速度都很快。最後一次,時耀正手拉球力道控製不足,球下了網。
“好!”
“漂亮!”
“這個精彩!”
周圍又傳出了喊聲,多數人就看個精彩,雙方長線對拉讓比賽觀賞性更強。
“1比1!”
時耀伸手拿過球,看著對麵擰了下眉頭。
對方果然水平高。
對方擅長反手,但正手對拉,他也不一定是對手!
這是一次試探性的擊球,時耀在試探孫世成的水平,反過來,孫世成也在試探他。
一次試探,雙方心裡都有底了。
換發球。
時耀身體橫在桌前,眼睛盯著球向後回拋,他拋的比孫世成更高一些,拋出的高度確定能穩定控製。
如果再拋的高一些,也能控製,但控製水平就差一些了。
高拋發球,依舊是搓短。
孫世成回球。
時耀主動發起進攻,猛地搓了個長線,孫世成正手把球削回來,他趁機上前連拉代扣就是一板。
球速太快,孫世成下意識一擋,球被擊飛回來卻沒能上桌。
“2比1。”
和第一個球類似,都是是時耀突然搓長,上一次是反應慢了些,而這一次,對方有意突然加力襲擊。
孫世成撫了撫拍麵,攢了一句,“有點水平啊!”
時耀握著球沒說話。
再發球。
依舊是常規高拋搓短,孫世成沒有再回短球,而是直接搓了個長。
搓長、搓短,是球彈的位置變換,回球搓短對手難有機會,搓長,對手就能加力拉過去了。
主動權,往往掌握在率先拉長球的一方。
時耀贏下的兩個球都是主動搓長,但卻是加了力的,而且是找的機會,打的角度讓對手疲於應對。
孫世成直接搓長,等於是直接給時耀主動進攻的機會,他是要和時耀拚正反手對拉能力。
時耀發球的質量不錯,本以為孫世成還會搓短,沒想到對方直接搓長,一時間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重心偏移,下意識的扭身把球拍往身後一送、手腕再一抖。
球成功被拉了回去!
這個回球質量並不高,打的是孫世成的反手,彈的還有點高,常規來說,直接可以反手加力,跑動換正手暴扣都可以。
問題是,孫世成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回球是打算和時耀拚對拉,沒想到對方失了位,本來以為已經贏下來了,連拍子都放下了。
結果球被打回來了!
背後擊球!
孫世成隻來得及舉拍推一下,球彈到對麵比剛才飛的更高。
下一刻,時耀舉拍大力扣殺,他真是打上了力道,一記扣殺彈飛了四米遠。
孫世成想回身救球,最後隻能扭頭望球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