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組負責人胡贇一聲令下,攝像連接上直播平台,《一起來垂釣》預熱直播節目正式開啟。
兩位主持人出現在鏡頭前。
男主持人叫黃程國,長相板正、大方有氣質;
女主持人叫許敏,貌美靚麗、聲音甜美。
節目組利用各平台的渠道提前對預熱直播做了宣傳,又砸了重金提前買好了流量包。
節目才剛剛開始,就有大批網友湧入直播間。
黃程國笑對鏡頭介紹道,“歡迎大家來到由南江省電視台聯合國家釣魚愛好者協會聯合主辦的《一起來垂釣》節目直播間。”
“我是主持人黃程國。”
“我是主持人許敏。”
“炎炎八月,風和水美、景致宜人,正是釣魚的好時節。我身後是位於臨近江州市的浣溪渡支流的……”
“今天的節目選在這諸多釣友的彙聚之地,是要進行一場釣魚高手之間的比拚……”
“下麵我們來介紹……”
節目介紹完畢後,主持人就開始介紹起特邀嘉賓。
第一位嘉賓正是省釣魚協會會長許鑫源,二十年前,就在國際釣魚比賽中拿到過金獎,登上了“全國一級垂釣大師”的寶座。
在國內釣魚界,許鑫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了。
第二個嘉賓劉東普,被稱為‘中國釣王’,多次在全國性賽事中奪冠,並在國際賽場為國爭光,是競技釣魚領域的領軍人物。
最後一個,王燕,著名的女性釣手,打破釣魚領域性彆刻板印象,主攻路亞釣法,擅長擬餌設計與操作技巧。
特邀嘉賓會點評選手的釣技、釣法,並會充當裁判為選手評分。
然後,是三位選手。
和名聲赫赫的嘉賓們相比,選手相對就有些普通了。
三位選手都是參加過國內、國際各類比賽,並拿到一定成績的,其專業性也是不容置疑。
伴隨著嘉賓、選手的一一亮相,直播間也熱鬨起來,“都是釣魚大師啊!”
“高手,都是高手!”
“劉東普我知道,中國釣王啊,超級牛,據說參加國際賽事,一小時釣了幾百斤……”
“王燕,女釣手也很厲害啊……”
釣魚直播節目,對於觀眾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一些直播平台的釣魚主播,都能有幾十萬、幾百萬粉絲。
《一起來垂釣》節目的預熱直播,內容要顯得更正式、專業一些,直播背景選地也很親民。
浣溪渡是周邊地區都知道的,也有許多釣友在附近釣魚。
這是親民的釣魚節目。
來過周邊的釣友肯定會非常感興趣,也會希望知道自己和專業選手的差距。
節目的嘉賓也很吸引人,都是最頂尖的釣魚高手。
主持人介紹以後,網友們的期待情緒已經被挑了起來。
接下來主持人給三位選手以及直播間的網友們說了一下比賽規則。
比賽時間是三個小時,釣到魚重量最大的選手獲勝,所釣到的魚的必須是一千克,也就是兩斤以上。
魚的種類不受限製,當然,不能是國家保護魚類範圍內。
其他限製就沒有了。
這是因為釣竿都是相同的,魚餌和漁具也同樣如此,就連打窩都是提前打好了,不允許選手用其他工具或方法。
比賽過程中再出現爭議,則會由三位嘉賓商議共同進行評判。
一切都說的很清楚,三位選手準備就緒,他們依靠抽簽選定了釣位。
許鑫源拿了個哨聲吹了下,也宣布比賽正式開始。
比賽開始,並不隻是等待。
在選手們熟悉魚竿、漁具,並下杆起釣的過程中,三位嘉賓分彆開口針對比賽說了起來。
許鑫源最有發言權,他對浣溪渡野釣情況很熟悉,“我來這附近釣過幾次,東側的運河支流適合船釣,這邊河道窄適合沿岸釣,但釣上來了好多都是鯽魚,要釣到兩斤以上的要靠運氣。”
“我最多的一次,一個小時差不多釣到十幾斤,還包括小魚。”
“你們聽到這個數據,是不是想笑?”
其他兩位嘉賓,包括主持人都配合著抿起嘴。
許鑫源則道,“你們對比的可能是比賽數據,實際上,比賽和常規野釣完全不同,哪怕是野釣比賽,選的也是有魚群的地方,否則選手長期釣不上來還有什麼看頭。”
“我現在就敢說,以節目準備的釣具、魚餌水準,今天三位選手,平均一個小時能釣到十五斤都很不錯了。”
“他們可能釣上兩條魚,有一條就在兩斤以下,不符合要求……”
“那我們就來看看吧。”
……
直播節目主角,還是參賽的三位選手,從左到右分彆是一號選手周凱、二號選手蘇誌國以及三號選手王兆鑫。
三人選手一看就很專業,他們都沒有急著下杆,而是先檢查釣竿、漁具。
有句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了釣竿、魚餌以及其他漁具,接下來才能更好的發揮。
選手拋竿開釣的時間差不多,前後差不超過一分鐘。
蘇誌國最後拋竿的反倒是最先起竿的,隻過了短短三分鐘,他就起竿提上一條單手大的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