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報道和討論持續了兩天,熱度就開始快速下降。沒有後續的新聞總是不持久。
時耀卻沒能安靜下來。
他收到了各類加好友信息,好多都和乒乓球、直播相關,一看就知道是蹭熱度的。
乒乓球還能說是切磋球技,主播加好友純粹是不懷好意了。
‘耀陽大真人’賬號已經被封了,幾個平台都不允許注冊主播,就等同於‘主播行業封殺’。
主播來找?
時耀帶著好奇加了一個主播,試探性的聊了幾句就直接拉黑了。
果然!
對方想來個街頭偶遇,過程中再設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並許諾分出一部分直播收益。
“刪除、拉黑!”
“編劇本博眼球,我不能找張大川麼……”
一大堆好友信息,看著煩躁。
時耀設置了不允許陌生人添加好友,一下子好像全世界都安靜下來。
連續一周,風平浪靜。
唯一值得提到的是,陳富順上了《一起來垂釣》預熱直播節目,他在直播間中對‘顫絲辨魚’進行了澄清。
“網上傳言都是假的,都是胡編亂造。”
“顫絲辨魚不是什麼失傳三千年的絕技,就隻是一種釣魚的技巧,實際上,‘顫絲辨魚’還是我想的名字。”
“這個技巧是我師父發明的,我還在學習中……”
“那個故事編的挺有意思,但編的終究是編的,如果真的有阿漁,我師父就是阿漁……”
陳富順不願意作假。
如果真實去進行‘顫絲垂釣’,又擔心現場會出醜,最後也隻是上節目澄清了一番。
下了節目,他又聯係了時耀,帶著興奮語調說道,“羅贇邀請我做客第二期《一起來垂釣》,擔任嘉賓!”
“時老師,抽空再指點我一下!”
“那個節目上可都是職業釣手,即便展示不了絕技,也不能讓他們聽出我是外行人啊……”
時耀答應下來。
陳富順上節目還是引起了一點小波瀾,《一起來垂釣》上一次預熱直播,他是和時耀一起釣到的魚王。
猜都能猜出來,他口中的‘師父’就是時耀。
“我師父就是阿漁……”
“阿漁!哈哈!”
“恭喜你,時耀,你有了新外號,阿漁,真不錯,像是鄉村少年人!”
河邊。
張大川搗鼓著直播設備,一邊借著‘阿漁’的外號來調侃著。
時耀正在靜心釣魚。
他坐在樹蔭下,單手摸線淡定回擊,“你還不是在向我這個‘鄉村少年人’學釣魚?注意你的態度啊,否則我就不教了。”
張大川趕緊諂笑著走過來,“時老師、時大哥,時哥哥……”
“滾!”
兩人笑話說了幾句。
時耀扭過頭問道,“你還真打算直播釣魚?”
“當然了。”
張大川自信的說道,“大川生活,直播的就是我的生活,我學釣魚,當然就直播釣魚,而且釣魚也很不錯啊!”
“我看那些簽約釣手,直播也是幾千、上萬在線,打賞也不少,後續還可以掛上和釣魚有關的鏈接……”
“但你不是職業釣手啊!”
“我直播的可是是赫赫有名的‘顫絲辨魚’,不比那些職業釣手強?”
“你沒學會!”
“正在學!”
“正在學,也釣不到魚啊……”
“什麼事情都要慢慢來,學習的過程也很重要,沒有學習的過程,直接連著上魚有什麼意思?”
“……”
時耀是理解不了張大川的腦思維。
連著上魚當然有意思。
直播‘顫絲辨魚’名頭是有了,問題是,釣不上魚誰會看?魚竿也沒有,魚漂也沒有,魚線細到看不清……
讓網友看河水?
看河麵?
時耀搖了搖頭。
反正是張大川的事情,隻不直播他釣魚就行。
後續兩個小時,是時耀一直不斷的上魚,張大川那邊風平浪靜,偶爾突然性的提一下魚線也什麼都沒有。
不對,是有變化的。
還是直播間粉絲提醒說,魚餌可能被吃光了,張大川提起了魚線發現魚鉤已經是光禿禿了。
……
在回去的路上,張大川聳著腦袋一句話也沒說。
直播了兩個小時,在線人數從兩千掉到一百多,打賞收入隻有五十塊,有網友許諾說,隻要上了魚就打賞火箭。
到最後,連一條小鯽魚都沒上。
“唉~~~”
張大川騎著車,歎著氣。
時耀騎車跟在後麵,喊了一聲,“大川,彆泄氣!”
“反過來想,你是開了個搞笑直播,目的不是為了釣魚,是為了博網友一笑。那幾十塊打賞,不就是在魚餌沒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