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遊戲流程。”
唐策指著紙上的流程框圖,逐條解釋:
“開局,選房間。”
“我們假設有三種基礎房型:”
“第一種,老破小出租屋。資源少、危險多,什麼電線老化、窗台鬆動、門鎖壞了……全都有,難度拉滿。”
“第二種,全封閉無障礙房。安全性拉滿,牆角都有包角條。但問題是太乾淨、太無聊,娃在裡麵兩小時就情緒值見底,屬於精神摧殘型。”
“第三種,普通小兩居。客廳廚房陽台都有,危險與資源適中,是最推薦的新手初始圖。”
黃遲點頭:“房型差異有了,那玩家怎麼玩出策略?”
唐策:“初始配置,玩家可選5件隨身物品帶進屋,比如,奶粉、ipad、玩具、尿不濕、小零食,任選五種。”
“同時,房間環境也會自帶若乾潛在危害物,玩家可以選擇5件提前排除掉,
比如:電磁爐、熱水壺、剪刀、吹風機、絞肉機。”
“如果你沒移除熱水壺,某次煮奶沒注意,娃就衝過去燙自己。”
“你這玩意……”
“感覺有點像育兒模擬器……”
“但是,我看你這設定,又好像是末日生存……”
“沒錯。”
唐策笑得非常真誠。
“之前我放假的時候,給我姐姐帶過娃,這麼和你說吧,帶娃一天,我感覺自己少活了一年!”
“你是真不知道娃有多難帶!”
“那七天,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七天”
“帶娃這個事,不是麻煩,是奔赴戰場!”
唐策說完這句話,眼神帶著一種過來人的蒼涼與堅定,仿佛剛從育兒戰場退伍歸來。
黃遲看著他,好幾秒沒說話。
“你這麼有經驗?”
“那肯定!”
唐策點頭,
“當然,不是我的,是我姐的。”
“你知道什麼叫熬鷹嗎?”
“我以前覺得遊戲裡那種四天三夜斷電斷網求生挑戰是隨便玩出來的……結果我姐把娃往我手裡一塞,轉身去雲南旅個遊,
那一周……真就是一睜眼就是新的一天,一閉眼就天已經黑了。”
“寶寶一個情緒起飛,我整個人直接cpu過熱。”
“你想安安靜靜吃頓飯?不可能。”
“吃飯能吃倆小時,喂一口噴一口!”
“輔食必須要細膩,有一點顆粒他就不吃!”
“不讓玩遙控器直接坐地打滾,一哭就是十分鐘起步!”
“奶粉不能慢一秒鐘!”
“而且整體就必須要抱著,推車也不行!哄睡更麻煩!”
“更不用說他拉屎和洗澡了!”
“反正,帶娃就是持續性精神暴擊。每天都有新隨機事件,根本停不下來。”
“而且,這些還是正常的情況,萬一娃有個發燒拉稀,那就麻煩了!”
“你每一步都努力了,但他就是不給你好結果。”
黃遲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麼恐怖的嘛?”
“哥,那這個遊戲的競技元素怎麼體現?這不是純養成嗎?”
唐策早就想好了,
“我們這款遊戲,雖然是單人局,但玩法內核策略對抗。”
“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育兒排行榜’,讓每一位玩家上傳自己的帶娃表現得分。”
“比如說,”
“帶娃存活滿七天,獎勵基礎分100!”
“每保留一項原始物品不被破壞,加分!”
“寶寶整局未觸發‘鬼哭狼嚎’事件,加分!”
“寶寶健康值與情緒值平均值越高,結算分越高!”
“每完成一次危機成功處理,觸發‘優秀帶娃員’標簽!”
“甚至還能設個挑戰難度模式,比如斷水斷電、網絡中斷、雙胞胎模式、流感模式……這些都是遊戲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