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
關於“老兵裝備bug”的討論,依舊在各大平台持續發酵。
不過討論度也是稍稍的降低了一點,
更準確來說,是“熱度還在,但沒有人把它當成bug了”。
最初興師動眾地喊“官方快修複”的那幾個玩家,已經集體沉默,甚至在後續樓層裡補了一句:
“我撤回,我錯了,這不是bug,這是特色。”
“我現在專練老兵帶裝了,根本停不下來!”
更有甚者,直接開始在b站做老兵配裝視頻教學,標題都起好了:
【貧民必看!如何一章練出十個裝備老兵!】
【pve主線難打?用這套裝備兵,炸穿敵後!】
【我懷疑這遊戲暗藏rpg基因!】
【裝備給誰?步兵、刺客、投彈兵,能升老兵的全養著!】
還有一個視頻平台的主播發布了實錄剪輯。
因為在任務模式中,
後麵的關卡難度會很大,
該玩家通過不斷的不同裝備+不同老兵的組合,順利通關。
頓時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我願稱之為最有趣的設定!”
“這居然是個步兵?!”
“策劃看到了沒?快點加個老兵圖鑒係統!”
“有沒有最佳搭配的攻略來一份?”
“感覺帶了裝備後的老兵,我都有點舍不得讓他上戰場了!”
而就在這個視頻爆火的當天,又有一個討論帖頂上熱搜:
【關於老兵係統的合理性研究:我認為這不是bug,而是埋藏很深的戰役玩法精髓。】
發帖人顯然是個學究型玩家,
直接站出來發了個長帖,洋洋灑灑列出【裝備老兵】存在的八大好處!
其中,排名第一的理由居然是:
“大大提升了策略維度,打主線更有方向感,不再是無腦堆兵。”
“以前主線任務隻能靠傳統兵種互補,現在練幾個老兵出來,裝備一上,直接變成功能兵種,像什麼‘高機動蒸汽車’、‘血牛型刺客’都能整出來。”
而在第十幾章的關卡中,有一位老哥發帖說:
“如果沒有裝備兵,這一章最後的破口戰我根本過不去!”
“後麵那波鯨淵異種突然衝鋒,帶著爆炸感染機製,一口氣炸掉我四個據點,真頂不住。”
“我是把十幾個本來是刺客的兵種,培養成老兵,統一塞了個‘厚重甲板’直接突擊到後排,頂著攻擊堅持了好久才把敵方遠程兵清理完!!”
“pve任務本身難度就高,再加上資源緊張,指揮官走位又有限,如果不能讓士兵靈活佩戴裝備,那這關根本不是人打的。”
陸明看著這些評論,直接在心裡低吼了一聲。
“好家夥!你這是一點分析瓶頸都沒有的啊!””
他翻了翻其中一篇長文,開頭是這麼寫的:
“我一直認為,真正優秀的rts遊戲,應該具備一定的育成維度。”
“《大明敕令》在保持即時戰略核心玩法的同時,又在中悄悄加入了‘士兵成長+裝備拓展’的模糊機製。”
“從設計層麵,這完全可以理解為一種‘非公開實驗性內容’,給予了玩家自主挖掘的空間。”
“如果北冥團隊有意保留這一機製,我相信整個戰役玩法的深度會再上一層樓!”
什麼叫“模糊機製”??
什麼叫“實驗性內容”??
你擱這兒給我刷金身呢?
更離譜的是,這篇長文底下還引來了許多人的讚同,
“小兵帶裝備的可玩性太多了,建議普及!”
“pve和pvp不用徹底區分開就好了,能玩的更多!”
“對!我也卡劇情了,老兵裝備是真的救命!”
點讚過萬的評論甚至直接整了首打油詩:
小兵披甲不容易,
三關五將命如泥。
一旦封神穿裝備,
打穿鯨淵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