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十五的圓月雪白而冰冷,低懸半空。夜幕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皓月當空,繁星密布。
梁羽站在練兵場旁的高台上,神色自若。
他眺望遠方,仿佛這天下間的風起雲湧都了然於胸。
大風起兮,袂裾飛揚;皓月照兮,劍露鋒芒。
梁羽心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詩來,悲壯之情油然而生。
不遠處的軍營大門有幾個守衛,不斷偷望著梁羽。
他們心裡都很好奇這個拿著句芒劍把奚王和王子都指揮得服服帖帖的年輕人到底在眺望什麼?又在吟唱什麼?
其實,梁羽並沒有在眺望什麼,因為目光儘頭,除了黑夜和那輪低垂的圓月,什麼都沒有。
當然,儘管梁羽視線所及什麼也看不到,但他的心卻是洞若觀火,仿佛遠方發生的事情都一目了然。
或許這就是縱橫家特有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梁羽仰望星空,草原夜空裡的星,沒有因為圓月的光亮而黯然失色,即使那顆神秘的太白金星也不例外。
梁羽從小便喜歡在夜裡仰望星空,從星空神秘深邃中,感受那份油然而生的渺小,仿佛自己在這星空下,一塵不名。
然而越是懂得自己有多麼渺小,他才會越求知若渴,探索不止,學識如此,武功亦如此。
翰先生常說,認識自己在茫茫天下中的渺小,才能更好地掌控大局,參悟天地乾坤。
世間萬物,陰陽五行,皆有其道。追求真理的路途上,切記要心存敬畏。
梁羽心中清楚,有些事情的變數,隻要掌握了某些規律和道理,就能推測其發展。
即使不能完全一致,也能八九不離十。
就如這一次的幽州、契丹、奚國,三軍混戰,最後卻讓原本瀕臨滅亡的奚國從夾縫中獲得重生。
但重生也隻能是暫時的重生,畢竟奚族受諸多局限,不可能永遠都立足於這天下紛爭中。
梁羽深信,事物的發展總是有跡可循。
朝代更替就如潮起潮落般再也正常不過,隻要時機一到,該滅的滅,該生的生,就如陰陽變換一樣。
星現星隱,日升日落,亦是如此。
萬物在變化之中求得生存與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翰先生也曾說,觀星之術乃帝王之術,觀之可推測天下運勢,常人學習本已是禁忌,需謹慎用之,不能過於依賴。
就如道家術士所說的天機不可泄露,他們可以通過算術,窺探天機,但卻不能泄露,更不能強行改命,否則便會遭到反噬折壽。
梁羽那時候還不明白翰先生說這番話的用意。
後來他才醒悟,所有學識術數,都隻能為輔而不能為主,過於依賴容易適得其反。
世事難測,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無論是觀星之術也好,算命之術也罷,都隻能作為一種手段,不可全信。
三軍混戰,誰才是勝利者?
一切都會在今夜揭曉。
梁羽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奚族會在這場亂戰中生存下來。
月光之下,梁羽忽然從台上跳下,躍入練兵場,舞起了劍。
腳踏星陣,劍走龍蛇。起落間,見浩然之氣。
句芒劍在梁羽手中黃光閃爍,劍氣如虹。
場邊那幾個守衛看得目瞪口呆,身體僵硬。
梁羽是在舞劍,也是在悟道。
望水樓與公羊碑齒的一戰,此刻他才有機會去悟,去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