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藏書閣。
易林正在四樓整理往年胡亂擺放的雜書雜卷,想要將其進行標記,然後分門彆類擺放好。
“易侍郎,可算找到你了。”和易林一起被編製到翰林院藏書閣任職的李思氣喘籲籲地向梁羽道。
看他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估計是有什麼急事找易林,一口氣爬上了四樓。
“李侍郎,什麼事這麼急!”易林問道。
李思焦急道:“剛收到命令,說等會慕容仙子會帶著各國使者前來參觀藏書閣,院長讓我們提前打理打理,收拾乾淨。”
易林苦笑道:“這三層以下,平日裡都有仔細打理,已經足夠乾淨整潔,但這四層以上,一時半會可怎麼打理啊?”
李思無奈攤手道:“院長也知道藏書閣的情況,說四層以上的書籍就不用整理了,但清潔衛生不能馬虎,彆搞得蛛網亂布,蟲蟻滋生。”
易林點頭道:“那倒還好。四層以上,地處高位,而且我最近經常在天氣風和日麗的時候開窗通風,倒不會有什麼蜘蛛蟲蟻,隻是這書架和書籍上的灰塵有點厚,得花點時間清理一下。”
李思賊笑道:“藏書閣四樓以上基本就是雜書房了,這裡麵的書長久無人查看,翰林院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專門負責整理,久而久之,大家都習以為常。所以說我們也不用去管它,隻要把地麵的衛生打掃乾淨就可以了。”
易林笑道:“長年累月的,這些書竟然不是被人翻閱壞的,而是放著被灰塵給損壞的,真是暴殄天物啊。”
李思歎氣道:“沒辦法,這些偏門雜書,看的人本就極少。”
中午時分,慕容雪帶著各國使者前來參觀藏書閣。這些使者當中,有些是前段時間鄰國派過來帶壽禮給皇上賀壽的使團代表,有些是最近派過來為了參見南河郡主的招親擂台的外族高手,再加上一些武林世家、名門望族的子弟。所以說,這幾十號人,文官武職,乃至武林高手,身份各異,可是熱鬨非常。
儘管如此,慕容雪也並沒穿得很隆重,而是一身素白衣服,紮一條淺灰色頭巾,中性打扮。她就這樣順其自然地走在前麵,就足以風采奪目,讓她身後的幾位公子哥兒都黯然失色。
易林看到慕容雪的第一眼便再也移不開視線。
易林心中驚呼,是她,那個時常出現在夢中,從天而降的仙子。
儘管眼前的慕容雪是一身中性打扮,還紮起了頭發,但易林還是一眼便認出了慕容雪便是那日在營水橋上將他從契丹國師阿巴達手中救下來的仙子。雖然她收起了那日出劍時散發的冷冽真氣,讓易林有那麼一絲遲疑,但當她身上的氣味飄進易林的嗅覺時,易林便百分百確定是她。
眼前這個叫慕容雪的人,就那個易林日思夜想,時時仰慕,從天而降的仙子。
易林作為這次新科考試的第二名,又在翰林院藏書閣任職,原本是安排他來接待,給各位來賓進行講解介紹的藏書閣。但旁邊的李思見易林愣愣出神,暗裡推了好幾次都毫無反應,於是隻有硬著頭皮迎上前去。
李思熱情道:“慕容仙子,各位使者,公子們,我來帶你們參觀一下藏書閣。請跟我來。”
直到慕容雪帶著隊伍從身邊經過,易林才回過神過來,於是趕緊跟上,走在李思身旁。
易林一邊走一邊癡癡地偷看著慕容雪,腦袋一片空白,隻想就這樣永遠下去,不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
慕容雪是何等人物,自然發現了易林的不對勁,於是在其他人忙於參觀藏書閣的時候,找機會向易林道:“這位公子,我見你這一路上神思恍惚,是有什麼事嗎?”
易林受寵若驚,手足失措道:“嘿嘿嘿,仙子光彩照人,我一時之間失了方寸,見諒見諒。仙子可還記得幾個月前在營水橋上的事情?”
慕容雪若有所思,似乎並沒想起什麼特彆的事情,於是道:“營水橋?公子所指何事?”
看來慕容雪完全沒有將營水橋救下他的事情放在心上,易林神情失落道:“仙子你忘了嗎,營水橋上你拔劍從天而降,接下契丹國師阿巴達一招,將我救了下來。那一刻你的身影猶如天仙下凡,從此以後便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了。”
慕容雪恍然大悟,訝異道:“原來那日在營水橋上和契丹國師阿巴達交手的便是你呀?可真是機緣巧合啊。那日我剛好經過,見國師阿巴達殺氣騰騰,要對一個年輕人痛下殺手,我也沒多想,便出手相救了。沒想到竟然為我大唐救下一名翰林。”
見慕容雪還記得自己,易林趕緊找機會套近乎道:“今日竟然有機會親自向仙子道謝,真是緣分呀緣分。那日仙子也沒有留下姓名,也不見容顏,我還是以為此生不得再見了呢。”
慕容雪忽然問道:“對了,那日契丹國師阿巴達為何會對你一個讀書人痛下殺手呀?”
易林苦笑道:“此事說來話長,等有機會我再和仙子細說。從今往後慕容仙子要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而我易林又力所能及的,儘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慕容雪笑道:“易林兄言重了。眼前便有需要你幫忙的呀,何不介紹一下這藏書閣的中心大廳呢?我看你的那位同僚李侍郎似乎對這藏書閣並不太熟。”
慕容雪帶著各位使者一路走來,有說有笑,始終表現得彬彬有禮,大方得體。她待人接物很是隨和,言語委婉,但她對李思應付式的講解卻很是無奈,好幾次提醒他都不起作用。藏書閣中很多藏物和典籍都是大唐瑰寶,但李思對其曆史淵源都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沒有詳細講解,白白錯失了展示大唐榮耀的機會。
易林回過神來,心想差點忘了正事。他和李思都是派來管理藏書閣的新人,再加上藏書閣除了那位行動不便的老者之外壓根就沒有舊人,平日裡都是些老太監小太監過來幫忙打理,今日場合也不易出來接待,所以便隻能是易林和李思出來迎接。也不知道翰林院院長劉誠是不是有意要給機會易林表現,今日這麼重要的場麵不但沒有親自迎接,也沒有指派其他老翰林來幫忙接待。李思本就不太喜歡藏書閣侍郎這個職務,所以也沒有具體了解過藏書閣的曆史,對藏書閣不甚熟悉,而易林從第一眼看見慕容雪到現在一直處於鬼迷心竅的狀態,眼裡隻有慕容雪,其他事情完全拋之腦後。自始至終,易林整個人都遊離於現實之外。
眾人跟著李思,一路東走西逛逛地參觀著藏書閣;李思也是有一句沒一句,斷斷續續地進行講解介紹,東拚西湊,完全不在狀態。
藏書閣的大堂中央,立著幾根讓人歎為觀止的雄偉巨柱,一看就知道來曆不凡,其中必然大有故事,眾人齊刷刷地望向李思,期待著他的講解。
然而李思對這柱子一無所知,撓頭苦笑。
正當李思站在大廳中央尷尬非常,不知如何介紹這太極陰陽雙柱以及那個黑漆漆的池子時。不知哪裡傳來的一聲咳嗽將易林驚醒,從離魂夢遊般的狀態回過神來。
易林將注意力從慕容雪身上收回來,走到李思旁邊,微咳一聲,吸引眾人注意,然後朗聲道:“各位一定好奇,這藏書閣中央為何要如此布局?”
李思如蒙大赦,心想,你小子終於醒過來啊。你這突然中了邪似的,可把我給害慘啦。
其他人也突然來了興致,側耳傾聽。
易林煞有介事地道:“眾所周知,長安城的布局和建造,都暗藏風水真理。長安城布局對應天上星宿,走勢暗含易經八卦。宮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宮城象征北極星,以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環繞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環拱的群星。根據天上星宿的位置,最為尊貴的紫微垣居於北天中央,它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有十五顆星環抱著它。九五卻最尊貴,所謂“九五至尊”,屬“飛龍”之位,不宜常人居之,便在這條高崗的中軸線部位,東西對稱地建築了兩座規模宏偉的寺觀,西麵是道教的玄都觀,東麵是佛教的興善寺,希望能借用神佛的力量鎮壓住這個地方的帝王之氣。而翰林院的藏書閣,在皇城之內,比三省六部,還要緊挨著大明宮,因為藏書閣有書香之氣,可以隱藏鋒芒,有藏龍之效。”
眾人恍然大悟,沒想到這藏書閣還有如此曆史緣由,嘖嘖稱讚。
易林接著道:“你們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將這兩根巨柱設置中央,還要建這麼個黑漆漆的池子吧?諸位有所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太極宮乃前朝隋朝留下的皇宮,設計者乃前朝道家宗師宇文愷,而這藏書閣的主樓也是他的手筆。中央圓形的由底到頂的空間叫做虛空,即是太極自然,兩根巨柱所在的位置真是陰陽眼所處的位置,成為陰陽雙柱,中心的這個黑漆漆的池子就是傳說中的墨池,也即是藏龍池,池中放滿墨水,虛空中墨香縈繞,再加上陰陽雙柱的加持,能藏住龍的肅殺之氣。”
眾人哇然,對這藏書閣肅然起敬。
一個怪模怪樣的人忽然指著一根陰陽柱說道:“易侍郎,這根柱子上刻的字又有什麼說法嗎?”
眾人又是一陣哇然,而李思差點暈過去,心裡大罵,這吐蕃使者怎麼如此多事,哪壺不開提哪壺。
易林也正想顧左右而言他,將此事搪塞過去,但沒有到慕容雪倒是先開了口。
慕容雪盯著柱子上龍飛鳳舞的刻字良久,吐字如蘭道:“這隻怕就是出自李翰林之手的《俠客行》吧!果然是天下無雙啊!”
李白李翰林是翰林院的禁忌,也是官場的禁忌,平日裡大家都不敢輕易提起。這藏書閣裡的這首《俠客行》更是被翰林院視為恥辱,因為李翰林在藏書閣任職時偷走了放在藏書閣密室裡的《太玄經》,還毀壞公物,不知廉恥地在陰陽柱上刻下了這首《俠客行》。
當日皇上勃然大怒,不但官府通緝,而且還委托茗劍山莊的老莊主夏默都親自發出追捕令,務必要將李白抓住,追回《太玄經》。隻是後來李白在通天塔辯解說自己並未盜取《太玄經》,並當場割發盟誓;而且也有人向軼史閣買消息求證,說《太玄經》依然在藏書閣,並被又被盜取,於是《太玄經》被盜之事才慢慢被人遺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日藏書閣的密室機關被觸發,獷騎統領韓楓聞聲趕來,結果還是來遲一步,盜匪已不見蹤跡。藏書閣的密室被毀壞,《太玄經》不翼而飛,而李白恰巧不辭而彆,留下一首《俠客行》便悄然離開了藏書閣,從此蹤跡渺茫,所以嫌疑最大。但知道自己被追捕之後,李白返回長安城通天塔,眾目睽睽之下割發明誌,再加上軼史閣又為他佐證,可謂服眾;於是藏書閣《太玄經》丟失的事情便成為一宗懸案,去向成謎。這麼多年來,曾經想要通過尋找《太玄經》而一躍成為武林高手的江湖人士已經漸漸放棄,隻有少數道家人士始終還在尋找,畢竟那是道家無上的武學寶典,與佛家的《大悲咒》、相思門的《鏡心劍訣》、拜火教的《明經》稱為四大武學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