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微笑著拍了拍易林的肩膀,安慰道:“是啊,人活一世,就應該順從自己的內心去行事。”易林聽了,也跟著笑了起來,但笑容中卻帶著幾分神秘。
“可對我來說,不是人活一世,而是人活兩世啊!”易林輕聲說道。梁羽聞言,不禁皺起眉頭,滿臉狐疑地看著易林,問道:“這話從何說起呢?”
易林嘴角微揚,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然後輕聲回答道:“假如我告訴你,我曾在夢中親身體驗過一千年後的未來世界,你會相信嗎?”梁羽聽後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起來:“這隻是一種幻想吧?我也有過類似的奇思妙想,並沒有什麼特彆之處呀。”
易林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容,輕聲說道:“就當我剛剛什麼也沒有講過吧。不過,有一點我能夠非常確信地告知於你。在我所經曆的夢境之中,安慶緒與李璘最終皆以落敗收場,而李璵則成功地平定了整個天下。可是,即便李璵實現了一統江山的壯舉,李唐王朝亦未能長久延續下去,很快便走向了覆滅之路。誠如你所言,天下之勢,猶如潮起潮落,分分合合實屬平常之事;朝代更迭更是曆史演進的必然規律,這便是萬物發展的宿命啊。”
梁羽沉默了一會兒,仿佛在思考易林的話。
“也許你的夢境真的是一種預言。”梁羽緩緩說道,“但未來始終是未知的,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預言來決定自己的行動。無論未來怎樣,我們都要努力去爭取,去改變。”
易林點了點頭,“你說得對。即使命運已定,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書寫屬於我們的篇章。”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找到了某種默契。
“好了,夜深了,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麵對更多的挑戰。”梁羽拍了拍易林的肩膀,然後縱身跳下屋頂。
易林也跟著跳了下來,兩人並肩走進了房間。
月光如水,照在他們的身上,映出長長的影子。他們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月色的照耀下,易林的眼神顯得越發堅定。
“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要堅守自己的信念。”易林輕聲說道。
梁羽微微點頭,“沒錯,我們不能被命運左右,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
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黑夜中,他們的對話仿佛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滿了大地。梁羽和易林帶領著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征程。他們的心中懷揣著使命和信念,決心揭開幕後黑手的真麵目,守護世間的和平與安寧。
在前往吐蕃的漫長路途中,易林和小趙普並肩而行。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長長的影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路上,易林不斷地給小趙普講述著各種知識和道理,仿佛要將自己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他。這一天,他們談到了關於人的認知問題。
易林緩緩說道:“小趙普,要想真正認知這個世界,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便是要敢於打破墨守成規,認識到規矩的局限性。所謂規矩,往往是由人製定出來的,它隻是一種工具,一種少數人為了管理和控製大多數人的手段而已。”
他頓了頓,接著說:“然而,如果我們無法意識到規矩的這種局限性,那麼就注定隻能成為被控製的那一部分多數人。唯有當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時,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成為那些能夠指點江山、掌控局勢的少數人
小趙普聽得十分專注,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他問道:“那麼,怎樣才能打破這些束縛呢?”
易林微笑著回答道:“這就需要我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迷信權威;同時還要保持一顆開放包容的心,勇於嘗試新事物、接受新觀念。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跳出常規思維的框框,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易林拍了拍小趙普的肩膀繼續說:“當然,這並非一蹴而就之事。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挑戰,但隻要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終有一日能實現自我價值。”
小趙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易林的教導。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成為像易林一樣博學多才之人。
緊接著,易林繼續向小趙普闡述著認知的其他幾個層麵。
首先便是要明辨是非、知曉大體,並意識到是非觀念的局限性。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已經明白,人類社會始終都處在不斷發展和演變之中。那些曾經被視為堅如磐石且不容置疑的法則或準則,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過時甚至被淘汰出局。此時此刻,這些人開始學會深入思考問題,並付諸實際行動去探索未知領域;同時也願意接納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他們逐漸放下過去的執念和倔強態度,懂得每個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且每個人自身的認知以及價值觀體係也是大相徑庭。於是乎,他們變得愈發謙遜溫和,不再輕易動怒或者耍性子,其生活狀況亦隨之發生積極轉變。
接下來則需認識到現實資源具有一定限度,同時還要了解社會具備持續向前發展的特性。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通過做出正確抉擇並付出辛勤努力,我們才有可能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條件,並最終掌握自身命運走向。
聽到這裡,小趙普臉上浮現出一絲疑惑和迷茫,他皺著眉頭追問道:“那麼到底最關鍵的是要明白些什麼呢?”
易林微微一笑,語氣輕鬆地回答道:“嘿,你還挺會抓重點啊!居然還讓我幫你做個總結。最重要是要認識人性和社會規律。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就是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傷。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充滿了無儘的矛盾與困惑。這時候,你對人再也不會有恨意,再也不會有怨言。因為你知道眾生皆苦,終不過是庸人自擾。”
小趙普深受教育,就連梁羽、張兮、萬霜兒和琉璃等人,也大開眼界,紛紛說沒想到這番話會出自易林之口。
易林最後感慨道:“其實我最近對認知還有更深層次的自我感悟,那就是認識到人生的至高意義與價值。衝出人性的迷障,就有機緣問鼎於智慧極峰。此時,心境澄明,無苦無憂,洞穿了這個世界的本原,獲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快樂無邊的心靈自由,與以慈悲為感召的精神境界。這是我在修煉《大悲咒》的過程中忽有所感。”
張兮感歎道:“你狐狸小子比和尚更和尚,比道士更道士。”
易林哈哈笑道:“請叫我易大哲學家!”
喜歡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