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長安城之前,易林心中始終縈繞著一件至關重要的事,那便是再去一趟太行山脈。
太行山脈於他而言,宛如一座神秘而深邃的寶庫,那裡藏著他最大的殺手鐧。他深知,在不久將來那場決定天下局勢走向的潼關大戰中,這支隱藏在太行山脈深處的曠世奇兵太行軍,將會如同一把銳利無比的利刃,直插敵人的心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不僅如此,這支騎兵更是他未來與李璵談判時,手中握有的最重要籌碼,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易林要把太行軍訓練成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以前他覺得武功很重要,想要士兵們都習武,但是每個人的天分有限,並不能都成為高手。如今他經曆的戰爭多了,反而覺得,對於戰爭來說,武功高強但組織散漫的隊伍,起到的作用很是有限,還不如一支訓練有素、戰術得當以及武器精良的軍隊呢。
說到武器精良,這些年,易林在大唐火藥的基礎上,不斷地改良,幾乎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研究火槍、火炮以及炸藥之類的武器了。他對於理工科的知識儲備並不多,隻能花很多的時間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不斷摸索,能做到的程度很是有限。簡單的火槍、火炮、炸藥以及煙霧彈啥的,應該已經是他的極限了。儘管如此,這些想法也都還很不成熟,還在不斷改進之中。希望有些想法最終能夠得到落實,在未來的潼關大戰以及洛陽大戰中起到作用吧。
踏上前往太行山的路途,一路顛簸,易林身心俱疲,不知不覺陷入了沉沉夢鄉。在那如夢如幻的世界裡,他看到了那個讓他日思夜想、神采奕奕的長孫霖。長孫霖身姿輕盈地站在巍峨的城牆上,微風輕輕拂過她的發絲,她臉上掛著熟悉的笑容,正對著易林揮手。那笑容裡,有重逢的喜悅,有深切的思念,還有對未來的期許。易林瞬間欣喜若狂,心中的激動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湧澎湃。他不顧一切地向著長孫霖奔去,腳下的大地似乎都因他急切的步伐而震顫。他的眼中隻有長孫霖的身影,滿心期待著與她緊緊相擁。
然而,命運的無常總是在最美好的時刻降臨。就在兩人即將擁抱在一起的刹那,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風雲變幻,原本堅實的天地瞬間顛倒。那城牆周圍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撕裂,化作深不見底的深淵,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緊接著,深淵又在眨眼間變成了無儘汪洋,波濤洶湧,巨浪滔天。毫無防備的兩人瞬間被卷入冰冷刺骨的冰水之中,那徹骨的寒冷瞬間侵蝕著他們的身體,讓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變得艱難無比。易林在水中拚命掙紮,他的雙眼瞪得滾圓,滿是驚恐與焦急,他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抓住長孫霖的手。可是,無論他如何努力,那冰冷的水流總是無情地將他們分開,他始終無法觸碰到長孫霖。長孫霖在水中不斷呼叫,那聲音裡充滿了無助和恐懼,一聲聲傳入易林的耳中,卻又越來越遠,仿佛被這無儘的汪洋所吞噬。
不知過了多久,命運的殘酷再次展露無遺。長孫霖的屍體被人從水中撈了起來,而後被無情地掛在城牆上示眾。曾經那個鮮活靈動、光彩照人的長孫霖,如今卻淪為了叛國弑君的千古罪人,遭受著萬民的唾罵。百姓們站在城牆下,對著那具冰冷的屍體指指點點,言語中儘是厭惡與唾棄。長孫霖死不瞑目,她的眼角滲出淚一般的血,那血在蒼白的臉上顯得格外觸目驚心。突然,她的雙眼猛地睜開,直直地盯著易林,用那充滿絕望卻又飽含期待的聲音說道:“一定要為我沉冤昭雪。”
易林猛地從夢中驚醒,驚坐而起,此時他的背脊早已被冷汗濕透,衣衫緊緊貼在身上,寒意陣陣襲來。他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眼神中還殘留著夢中的驚恐與悲痛。他望著窗外漆黑一片的夜色,四周寂靜得可怕,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黑暗所籠罩。他的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疑惑,那個夢實在太過真實,真實到每一個細節都還清晰地浮現在他眼前,讓他無法釋懷。長孫霖的眼神,飽含著無儘的委屈與期待;她的淚水,仿佛是對這世間不公的無聲控訴;以及她最後的囑托,如同重錘一般,一下又一下狠狠地敲擊著他的心。
易林深深地明白,他不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長孫霖的冤屈白白地埋沒在曆史的長河中,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為了長孫霖,也為了自己內心的安寧,他必須要做些什麼。哪怕前方荊棘叢生,哪怕道路充滿艱險,他也絕不退縮。
易林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那因激動和恐懼而劇烈跳動的心逐漸平靜下來。在這寂靜的夜色中,他開始冷靜地思考。他知道,即將到來的潼關大戰,將會是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惡戰。要想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出那支曠世奇兵的最大威力,絕非易事。他需要精心策劃每一個作戰方案,考慮到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從兵力部署到戰術運用,從後勤保障到情報收集,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容有絲毫差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他也開始仔細地盤算著,在戰後與李璵的談判中,如何巧妙地利用這支騎兵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他深知,與李璵的談判將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充滿了權謀與博弈。李璵身為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龐大的資源,想要從他手中獲得足夠的支持,為長孫霖沉冤昭雪,就必須要讓這支騎兵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讓李璵認識到與自己合作的重要性。易林明白,這條路將會充滿荊棘和危險,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前方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因為,他不能讓長孫霖的犧牲白白浪費,他必須為她討回公道,這是他心中不可動搖的信念。
夜,越來越深,黑暗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噬。但易林的心,卻越來越堅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將踏上一條充滿挑戰和未知的道路。這條路,或許會讓他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或許會讓他麵臨生死考驗,但他相信,隻要心中有信念,有對長孫霖的那份深情與執著,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這寂靜的夜色中,易林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曙光,那是為長孫霖沉冤昭雪的希望之光,正隱隱約約地在前方閃耀。
其實,易林早已在心中計劃好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首先,他得幫助皇帝李璵清除朝堂上的反對派。這些反對派勢力錯綜複雜,盤根錯節,他們在朝堂上相互勾結,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與皇帝的決策背道而馳,嚴重影響了朝廷的穩定和政令的推行。要想徹底清除他們,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精心謀劃,步步為營。在這個過程中,他還得想辦法對付慕容雪這位張皇後。慕容雪美麗、聰明,善於籠絡人心,而且武功高強,早已經在朝中中建立起自己的龐大勢力。這樣的女子瘋癲起來,簡直毫無邏輯可言。誰又能想到當初那位如天外飛仙般的美麗女子,會變成今日的張皇後呢。
張皇後常常乾涉朝政,與朝堂上的一些勢力相互勾結,對皇帝的權力形成了一定的製約。隻有架空了她,才能真正掌控三省六部,讓朝廷的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從而穩住政權。
然而,這其中所牽涉到的勢力遠不止朝堂之上的這些。占領洛陽、河東的安慶緒,猶如一顆毒瘤,時刻威脅著朝廷的安全。他擁兵自重,野心勃勃,一直妄圖推翻李璵的統治,自己稱帝。曆史對安慶緒並沒有過多的筆墨,但易林卻知道此人絕不簡單,是比安祿山和史思明更恐怖的梟雄。就連梁羽對他的評價也頗高,果斷凶狠,而且善意威逼利誘,在他的高壓統治之下,洛陽和河東地域,不但沒有出亂子,而且似乎正在走向穩固,與大唐形成對立之勢。
還有境外勢力,他們對大唐的領土虎視眈眈,時刻尋找著機會入侵。以及嶺南宋家,這個家族在嶺南地區根基深厚,擁有龐大的財富和勢力,他們在政治上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對朝廷的政令也是陽奉陰違。要想解決這些問題,絕非易事,一場朝堂風雲,在所難免。各方勢力之間的博弈,將會如同一場激烈的暴風雨,席卷整個大唐。
緊接著,便是那至關重要的潼關大戰。按照曆史的發展軌跡,安慶緒會以洛陽為據點,河東為後援,瘋狂反撲潼關。潼關乃大唐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保衛長安的重要屏障。一旦潼關失守,長安將直接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後果不堪設想。易林深知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他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他要深入研究安慶緒的兵力部署、作戰策略,分析他的優勢和劣勢,從而製定出針對性的作戰方案。他還要與潼關守將密切配合,加強潼關的防禦工事,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素質和士氣。
最後,便是收複洛陽,徹底殲滅安慶緒。洛陽作為大唐的東都,有著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收複洛陽,不僅能夠打擊安慶緒的囂張氣焰,還能重振大唐的國威。要想徹底殲滅安慶緒,需要製定詳細的戰略計劃。首先要切斷他的補給線,讓他的軍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對他進行全麵圍剿。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各個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避免出現孤軍深入、被敵人各個擊破的情況。
其實易林心裡清楚,計劃趕不上變化。雖說有了明確的目標,但在實際行動中,一切都還是得見步行步,見機行事。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朝堂上的局勢也是錯綜複雜。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局勢的走向。所以,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易林整頓好太行山的太行軍之後,並沒有直接回長安城。他深知自己現在的身份是淮南節度使,這個身份不僅代表著權力,更意味著責任。哪怕是皇帝李璵召他進京,他也得跟著節度使的隊伍回去。因為在這複雜的朝堂之中,每一個舉動都可能被人關注,被人解讀。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所詬病。
朝堂,看似平靜,實則是另外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在這裡,權謀爭鬥、勾心鬥角無處不在。易林心知肚明,在這個戰場上,一點也馬虎不得。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都可能成為敵人攻擊自己的把柄。所以,他必須謹言慎行,步步為營,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為自己和自己所關心的人,開辟出一條生存之路,一條能夠實現自己目標的道路。
喜歡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