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碳水化合物:選擇“低升糖、高纖維”的種類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但並非所有碳水都適合減重。精製碳水如白米飯、白麵包、麵條、甜點)升糖快,會導致血糖驟升驟降,引發饑餓感和脂肪囤積;而全穀物、雜豆等複合碳水升糖慢,且富含膳食纖維,能提供持久能量和飽腹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按總熱量的4050計算,且以複合碳水為主占碳水總量的70以上)。
優質碳水來源:
全穀物:燕麥、糙米、黑米、藜麥、全麥麵包注意看配料表,第一位是“全麥粉”而非“小麥粉”)、玉米。
雜豆:紅豆、綠豆、黑豆、鷹嘴豆可與米飯混合煮,如“雜糧飯”)。
薯類:紅薯、紫薯、山藥、芋頭可替代部分主食,而非額外增加)。
減少攝入的碳水:白米飯、白麵條、包子、饅頭、蛋糕、餅乾、含糖飲料、蜂蜜、糖漿。
3)脂肪:選擇“優質脂肪”,控製總量
脂肪是必需營養素參與激素合成、維生素吸收等),但熱量密度高9大卡克,是碳水和蛋白質的2倍多),需嚴格控製攝入量。
每日脂肪攝入量:按總熱量的2030計算,約2050克天如1800大卡天的飲食中,脂肪應占360540大卡,即4060克)。
優質脂肪來源:
不飽和脂肪:橄欖油、牛油果油烹飪用)、牛油果、堅果杏仁、核桃、腰果,每天1小把約20克)、花生醬無添加糖和鹽)、深海魚三文魚、沙丁魚,每周23次,補充oega3)。
避免的脂肪:反式脂肪油炸食品、植脂末、酥皮點心)、飽和脂肪肥肉、黃油、豬油)。
4)膳食纖維:減重的“隱形助手”
膳食纖維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消化的多糖,雖不提供熱量,但能增加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延緩碳水吸收穩定血糖)。
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建議2530克天。
高纖維食物來源:
蔬菜:綠葉菜菠菜、生菜、油麥菜)、十字花科西蘭花、甘藍、菜花)、菌菇類香菇、金針菇)、瓜類冬瓜、黃瓜、絲瓜),每天攝入500克以上生重),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
水果:低糖水果蘋果、梨、莓類、柑橘、桃子),每天200350克約12個拳頭大小),避免高糖水果荔枝、芒果、榴蓮)。
全穀物和雜豆:如燕麥、糙米、紅豆前文已提及)。
3.飲食細節:讓減重更輕鬆的習慣
除了宏觀的營養素比例,飲食細節的把控能顯著提升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讓減重更易堅持。
1)三餐分配:“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早餐占全天熱量的2530):必須吃,且要包含蛋白質和複合碳水,如“雞蛋+全麥麵包+無糖豆漿”“燕麥粥+水煮蛋+小番茄”。不吃早餐會導致中午過度饑餓,反而攝入更多熱量。
喜歡那年那時的青春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時的青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