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公司食堂吃了午飯,陳啟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
除了總部這邊開會,分公司也要開會。
不過,今天他就先不過去了,而是用更高效的視頻會議。
“陳總,我們估算了下,還需要增加20輛貨車,時效性才能得到提升。”李婷道。
貨代公司的工作大致就是找船公司訂艙、去工廠拉貨、把貨送到港口。
大型貨代公司的車隊車輛多,時效性高,客戶也更信賴。
天啟貨代也有自己的車隊,但隻有38輛,就是個小貨代公司的規模。
陳啟說道,“20輛不行。”
李婷有些尷尬,她第一次在正式會議室提出提案,居然就被老板拒了,老板還是他男朋友。
趙振民也不知道陳啟是怎麼想的,集團公司那麼有錢,也不給女朋友的分公司升級下,20輛貨車也就四五百萬吧。
“那15輛也差不多的。”李婷減少了數量。
陳啟道,“太少了,大中小型貨車,半掛車、牽引車分配下,采購200輛。”
視頻裡鴉雀無聲,天啟貨代的所有人都驚的說不出話。
200輛什麼概念,他們能從一個市級的小貨代公司,直接躋身省級一流大型貨代。
而且如果做到了省內一流,那業務量一定是翻了幾百倍的。
之江省的出口貨物本就數量巨大,在省內做出知名度,那麼在幾個沿海省份的貨代行業裡也就有了一席之地。
“陳總,你說的是200輛嗎?”李婷瞪大了眼再次確認道。
大貨車、牽引車的價格李婷是了解的,貴的要五六十萬,這不得大幾千萬花出去。
“對,200萬,每種車型,需要多少了,你們做好數據分析。”
“咱們天啟貨代的目標,第一步是成為省內龍頭。”
“有了業務基礎後,再擴大和國內一流公司競爭,最終目標是世界500強。”
對陳啟這話,最受震撼的是趙振民,他之前和陳啟、李婷吃飯。
陳啟在飯桌上就和李婷說以後要買自己的貨輪,把天啟貨代變成遠洋船公司,這樣就不用去彆人的船公司訂艙了。
趙振民當時還覺得,陳啟是在逗李婷開心,隨便說說的酒桌上的話。
“一次性就采購200輛,他這是認真的啊!”
不論是徐露的珍露閣,還是韓琳琳的天啟教育,陳啟都投入了大量資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對標大型企業。
天啟貨代放著有段時間沒管了,就之前采購了十幾輛貨車,加上公司原本就有的,一共也才38輛。
“公司人員也要擴張,辦公場地也要換更大的,這些事現在就要著手辦起來。”陳啟道。
員工們心想,這直接單車變超跑啊。
會議結束後,李婷給陳啟打了個電話。
“寶寶,怎麼突然一下子采購200輛啊。”
“也沒有突然,都是我計劃內的,後麵你要辛苦了,公司擴張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有趙振民這個行業資深人士協助,加上是在公司原有的基礎上擴張,難度比徐露、韓琳琳的項目要小很多。
李婷頓時就像打了雞血,陳啟跟她說的偉大藍圖,現在已經勾勒了重要的一筆。
“我一定全力以赴,把公司做大做強!”
天啟貨代這邊開完會,又聽天啟傳媒彙報了一個多小時。
傳媒公司是真賺錢,變現也快,現在雖然還沒有大品牌找天啟傳媒合作,不過中小品牌也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孫藝瑤道,“現在和我們合作的廠商,對我們的服務都很滿意。”
“在維護現有廠商的基礎上,接下來我們會積極接觸知名品牌尋求合作。”公司,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