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鎮燈火蕩春煙,月明鄉野花如雪。
小鎮的夜景遠遠不如汴梁那般驚豔,但是細水長流,蟬鳴擾夢,又是一番滋味。
簫聲入耳,是新曲。
韓清覓著簫聲,順著小鎮河邊的青石路,走到一處鄉野。
一女子坐在田埂上,吹著簫,曲是新曲,但其中感情,一絲不變。
或許是月光過於皎潔,田野的花如覆雪般,白茫茫一片。
好乾淨,有蟬鳴。
才是初夏,一點螢火給簫聲添了一絲空靈。
韓清走到女子身邊坐下,微涼夜風,女子的青絲,些許淩亂。
韓清看了一眼女子側顏,簫聲不再那麼驚豔,田間雪,也不再那麼純白。
隻有那點螢火,藏在女子眼中,恰到好處。
一曲罷,韓清匆忙回頭。
女子放下玉簫,忽而一笑:
“夜景美嗎?”
韓清眼裡流露出些許遺憾,要是換個身份,他有更好的回答方式,現在他玩笑道:
“調戲盟主,該當何罪?”
女子把玩著手中的玉簫,心不在焉:
“軍法處置唄,讓韓姐姐把我五花大綁,丟進山下的江裡喂魚。”
“那倒不至於,最多餓你三頓。”
“哼,韓姐姐才舍不得。”
女子轉過臉,看著韓清:
“你就不能把你這個破麵具給摘了?又不是沒見過你。”
“那次,純屬意外。”
韓清極少離開龍淵山,有一次,是為斷因果。
江湖能人異士無數,有一位玉匠,琢玉的本領可以做到玉成如活物,他一天天隻沉迷雕玉塑物,在他的世界裡,除了玉,便無其它。
直到一日,一位女簫客去到他的造玉坊:
“我要一隻玉簫,有現貨嗎?”
玉匠隻低頭塑玉,沒有抬頭看女子一眼:
“你是第一次光顧?”
“如果有,請給我,銀兩不是問題。”
“一盞茶的功夫。”
“好,我趕時間,謝謝。”
女蕭客本以為玉匠會起身尋玉簫,可見他依舊不為所動,還是在低頭弄玉,有些氣惱:
“先把我的簫拿來,你再忙活手中事,可以嗎?”
玉匠好笑:
“我的店內,隻有玉,沒有貨。”
女簫客走進坊內,才發覺玉堆如山,卻連一件成品都沒有。
“你在戲耍我?”
玉匠隻是將一直在倒騰的東西,遞到了女子手中:
“一千兩白銀,不謝。”
女簫客看著手中玉簫,用的是和田玉,價格中規中矩,品相甚至無懈可擊,但男子造玉簫的時間實在過短,從她進店門,到拿到玉簫,一盞茶的功夫都不到。
女簫客決定先試音,一曲罷,隻覺如獲至寶,她拍下兩千白銀,快步離去。
女人走了,可玉匠的世界裡,從此除了玉,還多了簫聲。
玉匠開始苦惱,他什麼都能造出來,唯獨這簫聲,明明記得如此清晰,卻有心無力。
日日魂牽夢縈,既然無法記下他聽到的簫聲,索性將女簫客的麵容身形,雕刻出來,以解心頭苦悶。
距離女簫客再次光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