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謝小晶的辦公室門口,葉凱深吸一口氣,然後輕輕地敲了敲那扇原本就敞開著的辦公室房門。
敲門聲雖然很輕,但在安靜的走廊裡卻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屋內傳來讓他進去的聲音後,葉凱臉上立刻浮現出一抹笑容。
他推開門,小心翼翼地走進辦公室。
“葉凱啊,有什麼事情嗎?”謝小晶看到葉凱滿臉笑容地走進來,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語氣親切地開口問道。
對於自己的這個弟子,謝小晶一直都非常喜歡。
他注意到葉凱不僅每堂課都聽得特彆認真,而且還經常從表演班的老師崔心琴那裡聽說,這個弟子沒事兒就去蹭課。
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葉凱每天晚上都會泡在圖書館裡,借閱了大量關於導演方麵的書籍。
這種勤奮好學的態度,讓謝小晶對葉凱越發的欣賞。
要知道,他自己可是1978年考入北電學院導演係的,與張某子、陳無極等一大批第五代導演是同屆的。
在他們那個年代,能吃苦、好學是出了名的。
而葉凱的表現,讓他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
“老謝啊,您這不是布置了寒假作業嘛,我這不就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找您啦!”
“我是來申請拍攝器材的。”
葉凱滿臉笑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顯得十分隨意,說話的語氣也是大大咧咧的。
謝小晶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回應道:
“哦?你這小子居然打算自己動手拍攝了?”
“嗯,不錯不錯,理論知識學得再多,終究還是要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真正掌握。”
“自己動手實踐幾次,效果肯定比單純看書要好得多。”
“行吧,既然你有這個想法,那就先把你的想法給我說說看。”
“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就給你簽條子,你去領設備。”
謝小晶話音未落,隻見葉凱迅速從他的雙肩書包裡掏出幾張a4紙。
然後“唰”的一下遞到謝小晶麵前,笑嘻嘻地說:“老謝,來,您給我掌掌眼,看看我這分鏡頭腳本做得咋樣。”
謝小晶順手接過葉凱遞過來的那幾張a4紙,低頭看了一眼。
這一看不要緊,他的眼睛瞬間瞪大了,滿臉狐疑地抬頭看向葉凱,問道:“這……這是你自己做的分鏡頭腳本?”
不怪謝小晶吃驚,葉凱做出來的分鏡頭腳本中,詳細的規劃了每個鏡頭的拍攝方案,把創作意圖完全的準確傳達了出來。
更是把拍攝的視覺風格,色彩、構圖、光影等,全都做了出來。
這怎麼能不讓謝小晶吃驚啊,導演他見得多了,分鏡頭腳本更是看得無數。
但是,葉凱給他的這個分鏡頭腳本,確是他看到過的最完整,最易懂的分鏡頭腳本了。
要知道,葉凱才大一啊,這分鏡頭腳本中很多的知識點,還沒有在課堂上講過啊。
此刻謝小晶的腦海中隻是浮現了兩個字:“天才!”
“老謝,你這話說的,這分鏡頭腳本當然是我做出來的啊。”
“怎麼,有什麼問題麼?”
葉凱熟練的從謝小晶放在辦公桌上的紅塔山煙盒中拿出一根點上,然後邊抽煙邊說道。
謝小晶此時此刻已經完全顧不得自己心愛的紅塔山被葉凱蹭走了一根。
因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手中的這幾張分鏡頭腳本牢牢地吸引住了。
他聚精會神地盯著這些腳本,仿佛能透過它們看到葉凱腦海中的畫麵。
從葉凱精心設計的分鏡頭中,謝小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葉凱的拍攝意圖:
他想要捕捉春節前返鄉人群的身影,以及每天上下班路上的眾生相。
這些人群或許是忙碌的上班族,或許是背著行囊的遊子,他們都在各自的生活軌跡中奔波著。
葉凱似乎想要通過這些畫麵,展現出每個人在生活中所懷揣的希望和夢想。
沒錯,就是夢想!
這個看似平凡的詞彙,卻蘊含著無儘的力量。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的夢想或許很簡單,隻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按時上下班。
有的人隻是在忙碌了一年之後,能夠平安回家與親人團聚。
然而,正是這樣平凡的夢想,支撐著人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它們就像夜空中的點點繁星,雖然微弱,但卻能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
謝小晶仔細地閱讀著分鏡頭腳本,逐行逐句地審視著每一個鏡頭和場景的描述。
他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仿佛要將這些文字在腦海中轉化成生動的畫麵。
終於,他看完了最後一頁,緩緩地放下手中那幾張a4紙。
他深吸一口氣,從煙盒裡抽出一根香煙,遞給了坐在旁邊的葉凱。
謝小晶也為自己點燃了一根香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後吐出一團煙霧。
他看著葉凱,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道:“葉凱,你這個分鏡頭腳本做得非常出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實話,單就這份腳本而言,就已經足夠當作這次的寒假作業了。”
葉凱聽了謝小晶的話,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