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仲君和王金花熱烈的討論著合作細節的時候,在華夏甘省的白銀市公安局家屬大院中。
刑警隊的楊隊長和專案組的馬組長兩人正一邊走進家屬院的大門,一邊低著頭悶聲抽著煙。
剛才,兩人也是被市局領導喊去開會。
今天省廳的領導以及部裡派下來的專家,也都一起參加了會議。
現在,他們兩人的壓力,可謂是非常的巨大。
是的,他們兩人需要麵對的。
是一起從1988年5月26號起,發生在白銀的一係列連續強奸殺人案的偵破任務。
當年的這起強奸殺人案,也是震驚甘省。
省廳當時也是派人前來指導偵破工作。
可當時的現場,隻在受害人左腿內側發現了一個血手印,以及門把手處的一枚指紋。
而且,整個犯罪現場顯然已經被凶手清理過了。
現場留下的足跡也都是非常的模糊。
兩枚指紋也成為現場唯一能夠找到的直接線索。
緊接著,一切的偵破工作都圍繞著這兩枚指紋在進行。
可當時華夏沒有什麼指紋識彆技術。
隻能依靠人工,沒日沒夜的一枚一枚的比對指紋。
可是,當時的辦案人員幾乎把全白銀城的男性指紋全都比對了個遍。
但卻依然沒有任何的結果。
誰也沒想到,這個案子一查就是六年多。
除了那枚血指紋之外,依舊是沒有發現凶手的任何蹤跡。
到了1994年7月27號的時候。
白銀再次發生凶殺案,而且殺人手法與六年前的案件非常的相似。
然後,1998年的1月16號和1月19號,又連續發生了兩起奸殺案,凶手這次的作案手法也是有所升級。
正當這兩起案件的偵破工作還沒有什麼頭緒的時候。
在7月30日和11月30日,又連續發生了兩起相同的案件。
這一下,讓警察部門的壓力劇增。
可是,由於現在的技術手段有限,根本就無法憑借一枚指紋,在全國範圍內去尋找凶手。
這讓辦案的警察也是感到非常的頭疼。
警察們從案件發生的時間上判斷,這個凶手大概率不是白銀本地人。
可是,從外來務工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大。
要想從這些人中找到凶手的話,那難度將是巨大的。
楊隊長和馬組長兩人也是三天兩頭被喊去開會。
不斷地被領導施加壓力,讓他們趕緊破案。
他們也想趕緊破案啊。
可是,現在案件給出的線索太少了,技術上又無法支撐他們找到嫌疑犯。
這讓他們兩人這幾年來,臉上連個笑容都沒有。
楊隊長走到自家樓下。
和馬隊長簡單的打了個招呼後,便上樓準備好好琢磨一下這個案件還有什麼地方是遺漏的。
今天是星期天,正好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放鬆一下的時間。
楊隊長剛用鑰匙打開房門。
就看見自己的兒子和家屬院中同事家的幾個孩子,正在客廳中看著vcd機中播放的電影。
楊隊長本來心情就鬱悶。
當即也是板著臉,嗬斥道:
“你們作業都做完了麼?都躲在這裡看碟片。”
“做完了,我們正在看電影中的破案呢。”
“好多人都說這個電影拍的可是真實的案件。”
“而且,警察還靠著這部電影,把凶手都給抓到了。”
幾個孩子當即也是連忙開始解釋道。
楊隊長一聽幾個孩子說作業都做完了,當即也是臉色緩和了一些。
不過,當他聽到孩子們說。
正在播放的這個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案件改編的。
警察還依靠這部電影抓到了凶手,也是有點好奇了起來。
畢竟,葉凱的《追凶》這部電影。
因為審查的尺度問題,並沒有在內地進行上映。
雖然報紙上有過對這部電影取得的成績有所報道。
但華夏內地的觀眾,還隻能是買盜版光盤在家裡觀看。
楊隊長也是好奇的坐在沙發上,和一幫孩子看起了這部電影來。
等電影播放完畢後,楊隊長也是讓所有的孩子都出去玩。
然後,他打電話把馬隊長喊到了自己家。
兩個人從頭好好的把這部電影再次觀看了一遍。
“楊隊,你覺得,那個凶手也是和這部電影中的連環殺人凶手一樣,和我們玩了個燈下黑?”
馬組長抽著煙,皺著眉頭問道。
“我覺得很有可能。”
“聽說這是我們華夏的大導演根據韓密達的一個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
“韓密達的警察就是根據這部電影。”
“在電影上映兩天後,就成功的找到了殺人凶手。”
“而我們偵辦的這起案件,和韓密達的這起連環強奸殺人案,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楊隊長認真的說道。
“嗯,這個電影確實給了我們不小的啟發。”
“但是,我們市裡沒有dna技術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我們總不能把白銀的所有男性dna都采集去檢測吧。”
“市局也沒有這麼多的辦案經費啊。”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那名凶手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都沒有犯案。”
“說明這個凶手很有可能已經離開了白銀。”
“我們就是想比對,都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