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故事推進,下麵的這場戲,沈煉帶著北齋、裴綸一起乘船離開京城,三人決定逃到威海衛,然後準備各走各路...”
“然而在一處荒廢的院落中借宿的時候,三人遭到丁白纓的追殺...”
“三人逃到一處吊橋斷崖處,沈煉讓北齋先走,北齋向沈煉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妙玄...”
“此時陸文昭,丁白纓等人追了過來,沈煉開始與兩人打鬥...”
“北齋逃跑時,聽見後方的刀劍之聲,決定返回救沈煉....”
“裴綸將陸文昭捅傷,然後雙方暫時休戰...”
“然而此時他們發現有大批官軍已經趕來,要將他們所有人趕儘殺絕,丁白纓和陸文昭兩人明白,他們都是信王的破綻,是信王的棋子,於是陸文昭開始與大批官兵廝殺...”
“北齋返回吊橋,想要與沈煉會和,沈煉趕北齋走,將吊橋砍斷,北齋隻好離開...”
“沈煉殊死抵抗,最終不敵眾軍,受傷被抓...”
......
“這部電影最後一場戲,就是信王登基,魏忠賢失權,沈煉重獲新生,北齋落腳杭州...”
“信王被皇帝叫到床前,傳位給他...”
“半月後,先皇死去,信王登基,魏忠賢呈上秋後處決的死囚名冊,成為皇帝的信王讓魏忠賢離開,以後不要再理政務了,魏忠賢自此失權,皇帝看到沈煉的名單,決定重新錄用沈煉...”
“沈煉從大獄中釋放,重新回到北鎮撫司,成為總旗...”
“北齋則在杭州某地落腳...”
......
“好了,現在已經5點鐘了。”
“今天下午的劇本圍讀就到這裡了。”
“大家散會後,好好的把劇本讀一下。”
“特彆是要把你們飾演的角色特點,先琢磨一遍。”
“明天開始,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
“大家都要來會議室中,參與劇本圍讀和每一場戲的預演。”
葉凱看了下時間已經到了5點鐘後。
便結束了下午的劇本會議。
葉凱這個到點就結束會議的好傳統。
也是他一直堅持的原則。
葉凱一直認為,效率比磨時間更加的好。
從自己這個導演開始,到每一個演員和工作人員。
隻要大家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時間。
那就完全沒必要把大家都搞得特彆累。
每天都長時間的工作。
花費的時間多,也並不能代表大家都很敬業。
畢竟,真正做好準備,有實力的人。
是不會靠延長工作時間來證明自己厲害的。
其實,在葉凱看來,越花時間,那就越證明導演的無能。
你自己都不做好前期的準備。
把控不好拍攝的時間。
那就是你這個導演的不合格,懂行的人都懂。
導演在劇組中需要做到的都是些什麼工作。
在結束下午的劇本圍讀後。
葉凱便離開了會議室。
去和李建軍打了個招呼後。
便開車回自己的彆墅去了。
葉凱沒有讓參演這部電影的女演員中的誰來陪他。
畢竟,這些人每天都要參加白天的劇本圍讀和預演。
晚上要是喊誰來陪自己的話。
那會對這個女明星在第二天的劇本圍讀和預演中的狀態。
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這可是會耽誤到整個圍讀預演進程的。
第二天上午,葉凱來到會議室後。
便讓所有演員先是把各自對自己所飾演角色的理解都說一下。
對於一些理解不對的地方。
他當即便對不正確的理解進行糾正。
下午的時候,葉凱便讓演員開始了第一場戲的預演。
他則是認真的看著演員們還不太熟悉的表演。
對每個人在這場戲之中表現不足的地方,進行及時的指正。
“劉得華,你在說這句台詞的時候,中氣太足。”
“這個時候你是死裡逃生。”
“精神和體力都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
“所以,你說這句台詞的時候。”
“需要有種死裡逃生的慶幸和對未來的迷茫...”
“梁家暉,你這這裡的台詞。”
“語氣要對這一場大仗失敗的不解。”
“和對上層的不滿表達出來。”
“要多帶一點感歎和反思,這也是為你之後投靠信王做好伏筆...”
“好的,葉導,我調整一下...”
“明白了,葉導,我會注意的...”
劉得華和梁家暉在聽到葉凱的指正後,連忙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