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李正華帶著一夥人來到了酒樓和趙慧娘等人彙合後,交代幾句就離開了。
他沒有空手而去,而是提上了一個食盒。食盒裡裝的,是他一夜未睡思考出的良方!熬製的是一小鍋“四神湯”。
這道湯用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四味藥食同源的食材,配以瘦肉慢燉而成,健脾祛濕,性情平和,最適合脾胃虛弱的人作為日常調理。
這既是展示手藝,也是表達心意。
當然這幾個材料在係統裡合起來也才花費了30文錢。
李正華乘坐著李正勇趕的牛車,來到縣令府邸門前時,輕車熟路的和門前的官兵打起了交道,讓官兵替自己去通報一聲,就說多財酒樓的李掌櫃已經來了。
通報之後,昨日那名丫鬟很快就出來將他領了進去。
穿過幾重庭院,李正華被帶到了一個雅致的花廳。縣令夫人早已等候在此,她今日換了一身家常的衣裳,氣色似乎比昨日好了一些,見到李正華,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
“李掌櫃,讓你費心了。”
“夫人客氣了。”李正華將食盒放在桌上,打開蓋子,一股清淡的藥材和肉湯混合的香氣瞬間彌漫開來。
“夫人,這是在下特意為您熬製的‘四神湯’,有健脾安神之效,您不妨趁熱嘗嘗。”
縣令夫人聞著這股溫和的香氣,便覺得脾胃舒泰,當即便讓丫鬟盛了一碗。
淺嘗一口,她眼睛頓時一亮,湯味醇厚而不油膩,肉香中帶著草本的清香,喝下去後,整個身體都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一碗湯下肚,她隻覺得連日來的胸悶氣短都緩解了不少。
“好!好湯!”她由衷地讚歎道,“李掌櫃,你真是有心了。”
李正華見狀,知道時機已到。他不慌不忙地從懷中取出一疊寫得整整齊齊的紙張,雙手奉上。
“夫人,這是在下根據您的情況,鬥膽為您擬定的一份為期七日的膳食調理方子。食物調理,貴在堅持。若您能按此方服用,相信半月之內,您的胃口和精神定會有所改觀。”
縣令夫人驚訝地接過那疊紙,隻見上麵用潦草的字跡,詳細羅列了七天二十一餐的全部菜品,每一道菜後麵,都用小字標注了食材、做法和功效。
不過因為實在字跡太過潦草,縣令夫人頭疼的將其交給了身旁的丫鬟。
而一旁的丫鬟在看了之後和縣令夫人一番交流完畢,也是令後者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從“山藥薏米芡實粥”到“陳皮鱸魚羹”,從“白蘿卜排骨湯”到“桂圓紅棗茶”,安排得井井有條,搭配得科學合理。
這哪裡是一份菜單,這分明是一份出自高明醫官之手的食療方案!
“李掌櫃,你……你還懂醫理?”
“不敢說懂,隻是平日裡喜歡看些雜書,加上祖上傳的是關於這方麵的,所以略知一二罷了。”李正華答道,“醫食同源,吃得對了,身體自然健康。”
如果要張文白或者李家任何一人在這,都要懵逼,怎麼祖上又傳下來了個東西我怎麼不知道?)
“好一個醫食同源!”
一個洪亮而充滿威嚴的聲音,忽然從花廳外傳來。
話音未落,一個身穿官袍、麵容方正、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正是川河縣的縣令,張敬德。
李正華心中一凜,連忙躬身行禮:“草民李正華,見過縣尊大人。”
張縣令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他走到自家夫人身邊,拿起桌上那份膳食方案看了幾眼,眼中也是浮現出一絲晦澀難懂的含義......
“夫人,這位李掌櫃,就是你昨天讚不絕口的那位能人?”
“正是。”縣令夫人笑著將剛才的“四神湯”和這份方案的事說了一遍。
張縣令聽完,看向李正華的目光中,多了幾分審視和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