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正華將商會和商業中心籌建的事宜,暫時交給了張老板等人去跟進,自己則一頭紮進了後院,開始了他的“化學實驗”。
他在院子角落裡,用石頭和泥土,壘起了一個簡易的土灶。又找來一口廢棄的大鐵鍋,架在上麵。
他的行為,讓家裡人都感到十分困惑。
“大哥,你這是在做什麼?怎麼整天跟這些草木灰、豬油膏過不去?”李正勇看著自家大哥灰頭土臉的樣子,不解地問道。
“大哥,你是不是又在琢磨什麼新菜式啊?可這又是燒又是煮的,味道也太怪了。”吳氏也湊過來,聞著那股刺鼻的堿味,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李正華隻是神秘地笑了笑,並不解釋。
“過幾天,你們就知道了。”
他按照腦海中那本《肥皂製作入門圖解》的步驟,小心翼翼地操作著。
收集草木灰,過濾,熬煮,提取最原始的草木堿。
將豬板油和牛油,用文火慢慢熬煉,去除雜質得到清亮的油脂。
然後,將兩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大鐵鍋中,不斷地攪拌,加熱。
這是一個枯燥而繁瑣的過程,對火候和比例的要求極高。
第一次,因為堿的濃度不夠,鍋裡隻得到一鍋渾濁的油脂糊糊,宣告失敗。
第二次,因為火候太大,油脂被燒焦了,整個院子都彌漫著一股難聞的焦臭味,再次失敗。
……
一連失敗了五六次,連李正華自己都有些心灰意冷了。他耗費了大量的豬油和精力,得到的卻是一堆堆毫無用處的廢料。
家人們看著他越發憔悴的樣子,都心疼不已,紛紛勸他放棄。
“大哥,算了吧。這東西看來不好弄,彆把自己給累垮了。”
就在李正華也準備放棄,打算直接從係統超市裡兌換成品時,他突然想起了那本書上的一句關鍵提示:“鹽析法——加入食鹽,可促進皂化反應,並使皂基與甘油水分離。”
鹽!
他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立刻重新開始,當鍋裡的油脂和堿液混合物變得粘稠時,他抓起一把粗鹽,均勻地撒了進去。
奇跡,發生了!
隻見鍋裡那原本渾濁不堪的糊狀物,開始慢慢地分離。一層淡黃色的、像豆腐渣一樣的東西,漸漸地浮了上來。而下層,則是清亮的甘油水。
“成了!成了!”
李正華激動得大喊起來,聲音裡充滿了難以抑製的喜悅。
他小心翼翼地將上層那塊還很柔軟的皂基撈出來,放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木頭模具裡,壓實,然後放在陰涼通風處,等待它徹底凝固。
兩天後。
當李正華從模具裡,取出第一塊成型的、散發著淡淡油脂清香的土黃色方塊時,他知道,他成功了。
這塊東西,就是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肥皂。
他立刻進行了實驗。
他讓孫氏拿來一件沾滿了油汙的臟衣服,放在水盆裡。他用那塊肥皂,在衣服的油汙處反複塗抹。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原本用皂角怎麼搓洗都洗不掉的頑固油漬,在肥皂的作用下,竟然冒出了豐富的白色泡沫。隨著他輕輕地搓揉,油汙被迅速分解,融入水中。
當他用清水將衣服上的泡沫衝洗乾淨後,那件衣服,變得前所未有的潔淨!
“天呐!”
圍觀的小孩、孫氏、吳氏等人,全都發出了不可思議的驚呼。
她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塊神奇的土黃色方塊,像是看到了什麼神物。
“大哥,這……這是什麼寶貝?比那最貴的皂角還要好用一百倍!”李正文聲音都在顫抖。
李正華微微一笑,將那塊肥皂遞到後者手中。
“這東西,我給它取名叫‘肥皂’。以後,咱們家洗衣服,洗碗,洗澡,都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