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去吧,爹,娘。”李正華扶著兩位老人,邁過了那高高的門檻,“這裡,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
新家的喜悅,衝淡了離鄉的愁緒。
孩子們在新宅院裡興奮地跑來跑去,從前院追逐到後院,清脆的笑聲回蕩在每一個角落。
李正文和吳氏、李正勇和孫氏,也分到了各自獨立的小院落,第一次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然而,最初的興奮勁兒過去之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對於李正華和幾個弟弟來說,他們每天在酒樓和未來的作坊裡忙得腳不沾地,生活充實而有奔頭。
但是對於趙慧娘來說,她卻一下子“閒”了下來。
後廚自己備菜的名額被正華替換成了吳氏。
家裡的雜務,有丫鬟們打掃得井井有條。她忽然發現,自己這個當了一輩子家、操勞了一輩子的主心骨,好像沒什麼用了。幾個
這天下午,李正華從外麵回來,看到母親一個人坐在後院的台階上,望著那片空蕩蕩的菜地發呆,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他心中一動,走過去,在母親身邊坐下。“娘,想什麼呢?”
“沒什麼。”趙慧娘笑了笑,笑容有些勉強,“就是覺得這院子真大,大得……有點空。”
李正華知道母親的心思。她不是嫌院子大,她是覺得自己閒得慌,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了。對於一個勤勞了一輩子的農村婦女來說,這種“清閒”反而是一種煎熬。
“娘,”李正華看著母親那雙因為常年操勞而變得粗糙的手,緩緩說道,“我正有件事,想請您老人家出山,幫我個大忙呢。沒您這事還真辦不成。”
“哦?什麼事?”趙慧娘頓時來了精神,眼睛都亮了。
李正華指了指那間比李家村老宅整個堂屋還要大的新廚房,笑著說道:“娘,您做的包子,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我想,這麼好的手藝,光咱們自家人吃太可惜了。”
他循循善誘道:“咱們這新家,離東市不遠。我想,咱們就在東市租個小門麵,開一家專門賣包子的鋪子。您就負責掌總,把握味道和用料。讓大嫂和三弟妹給您打下手。您看怎麼樣?”
開包子鋪?
趙慧娘愣住了。她這輩子就會做點家常飯,蒸個包子饅頭,這也能拿出去賣錢?
“這……這能行嗎?”她有些不自信,“我就會做那幾種餡兒,都是些家常東西,人家能願意花錢買?”。
“怎麼不行!”李正華的語氣充滿了肯定,“娘,您彆小看這小小的包子。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實在’。咱們的包子,就主打一個乾淨衛生,用料紮實!麵,用最好的白麵;肉,用最新鮮的豬後腿肉,肥瘦相間;菜,也都是當天采買的。個頭要大,餡料要足!讓每一個客人,花最少的錢,吃得最飽,最放心!”
他進一步描繪著藍圖:“咱們的鋪子,就叫‘李記包子鋪’。鋪麵不大,但一定要窗明幾淨。所有的和麵、剁餡、包包子的過程,都要讓外麵的客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這叫‘透明廚房’,就是要讓大家吃得安心!”
“咱們還可以推出不同的餡料。除了豬肉大蔥,還可以做香菇青菜的素包子,給那些吃齋念佛的人。還可以做豆沙的甜包子,給孩子們當零嘴。每天早上,咱們再配上現磨的豆漿,熱騰騰的包子配上一碗香濃的豆漿,我就不信這生意能不好!”
李正華的這番話,為趙慧娘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她仿佛已經看到,在不久的將來,一家乾淨明亮的鋪子裡,自己在熱氣騰騰的蒸汽中忙碌著。
客人們排著長隊,手裡拿著熱乎乎的大包子,臉上是滿足的笑容。
那種被需要的、被認可的感覺,瞬間驅散了她心中所有的落寞和茫然。她那雙原本有些暗淡的眼睛,重新燃燒起了光芒。
“好!”她猛地一拍大腿,像是下定了決心,“正華,就按你說的辦!這包子鋪,娘給你乾起來!”
這一刻,這位操勞了一生的母親,找到了自己新的事業和舞台。
而李正華知道,他的商業版圖,也在這不經意間,又悄然擴張了一塊。一個以家庭為核心,多點開花的“李氏商業集團”雛形,正在慢慢形成。
喜歡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