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光是上門女婿,從那時候還比較落後的地方維西縣過來的。
那裡大多數是少數民族,沈世光與他的兄弟馬誌林一起到了永安市紅旗村。在這裡當了上門女婿。
娶的媳婦都是陳家人,馬誌林娶了陳二姐陳阿妞,沈世光娶了三妹陳春林。
沈世光的哥哥娶的是馬誌林的姐姐,他們倆從小玩到大,現在倆人又娶了同一家的女兒,就是親上加親了。
他們兩個也很合得來,都是屬於性格溫和的類型。也許他們也沒想到以後會有互相翻臉的一天,雖然不是他們倆的問題,但是確實變成了那樣。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陳二姐屬於嘴甜心狠的那種女人,陳三妹則屬於很嘮叨的類型。雖是一個娘胎裡出來的,但是以後的命運卻完全不同。
陳春林的父親以前是地主家的傻兒子,雖然傻,但那時候好歹是個地主,也不愁吃穿。
陳春林的母親他們很少說起母親的身世,因此沈伊沐也不知道是什麼。
但是想起那時候講究的門當戶對,應該也不是什麼窮人家的女兒。可能也是地主,也有很小的可能是女奴隸。
上演了地主家的少爺愛上了自己家的奴仆的故事。嗯……誰知道呢?
據陳春林所說,當時她爸爸的爸爸,也就是陳春林的爺爺,還是地主,家裡麵家纏萬貫。錢多得裝不下,隻能埋在地裡。
當時給陳春林的父親陳少爺請了一對一的家教,讓老師教給他學問。他旁邊跟著個奴仆,站在旁邊,需要在晚上點著蠟燭,好方便讓陳少爺看書。
但是地主家的傻兒子根本學不會,也沒有用心在學。因此,最後的結果是他旁邊那個點蠟燭的奴仆都學會了,正主卻沒有學會。聽到這個消息後,陳老爺覺得兒子不是學習的料,也就沒有讓他再學了。
還有一個關於陳少爺的笑料,在下雨天,有青蛙跳過去的時候,陳少爺在旁邊看到了。
當時還小,不知道這是何物。便一把抓住青蛙。去問陳老爺,這是什麼東西?
陳老爺很是無奈的看著這個兒子,就告訴他這個叫呱呱,讓他不要拿著了,快點丟掉。
人們聽說這件事後,還給陳少爺取了個外號叫陳呱呱。當然礙於陳老爺家的勢力,隻敢在私底下討論。並沒有人會真正說出來。
與陳少爺結婚的妻子是位溫婉的女子。她儘量做著一個合格的少奶奶,擁有著那個時候的女子的特性,她寬容得體、落落大方。
在生育方麵也是十分的有優勢,一共生了七個孩子,有四男三女。
大兒子去了離紅旗村較近的俄迪村,也是上門去了。二兒子四兒子還在紅旗村,大女兒嫁到了新社村,當然離紅旗村也不遠。陳二姐和陳三妹也在紅旗村。三兒子倒是厲害,應該也是陳家家族裡麵學曆最高的人和最有出息的人了。
三兒子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考的牙醫專業。後來自己開了家私人診所,他所在的醫院慢慢爬到了院長的位置。
三兒子曾跟二妹說過:“我有這麼多錢,就算是把它當床在上麵睡。也不能把它存到銀行裡麵去。你知道為什麼嗎?”
陳二姐:“為什麼呢?”
陳三哥:“因為如果被彆人知道我這麼有錢,想殺我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到時候會有很多人來殺我的。”
當然,有了成就之後就住到了城裡麵的房子裡。娶了個城裡麵人家的女兒,生了兩個女兒,並沒有兒子。
帶著陳父去過一次飛機場,在那裡照了張相。被家族傳著,保存著。應該是帶著他父親坐過一次飛機吧。
那張照片一直保存至今,沈伊沐他們這輩人都還能看得到。
陳母那個溫婉的女人去的早,怕是沒有活到那個歲數了。似乎是六七十歲,年齡並沒有被知道,沒有活到三兒子功成名就的那天。也許活到了兒子有成就的那天,隻不過沒有到跟著丈夫和兒子一起去機場拍照。
照片上陳父佝僂著背,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西裝褲,拄著拐杖。陳三哥頭發被陽光照的發亮,那個三七分的發型很奪人眼目。西裝革履,和陳父一樣沒有穿西裝的上衣,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西裝褲。他們背後就是大大的飛機,站在飛機場的柏油路上拍的。
陳父也是活著的歲數比較大,可能成家人都比較長命吧。
大兒子到90多歲才死,陳大姐現今70多快八十歲了,還在世。
二兒子70多歲了,身子骨更是硬朗的很。每天這邊跑跑,那邊逛逛。身上的衣服也總是穿著乾淨的,聲音總是吼著非常大聲。永遠是一副很有精氣神的樣子。
陳二姐比較小,可能快七十了,但是卻沒有一根白頭發。她的頭發很粗,用一隻手都差點握不過來,跟她的三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陳四弟也是如此,還有力氣去爭村長的位置,可見其活力充沛。
陳春林現在才六十幾,也還比其他哥哥姐姐更年輕。
喜歡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請大家收藏:()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