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眼睛亮了:"周工來得正好!
你幫我看看,咱們這服務器要是加內存、換千兆網卡,得花多少錢?"內存,換三塊inte千兆網卡,再申請把帶寬提到10......"她抬頭看了眼沈星河,"要是沈老板的基金能預付一年托管費,這些設備我們可以按成本價提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星河注意到馬雲的手指在身側攥成拳——那是他前世談融資時的習慣性動作。
他趁熱打鐵:"馬老師,我再給你看樣東西。"他接過周敏的筆記本,調出張表格,"這是我整理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增長預測,1998年146萬,2000年能破兩千萬。
用戶多了,商家自然會湧進來。"
"兩千萬?"馬雲的聲音發顫,"這數據......"
"從nic的報告裡扒的,加上矽穀的經驗修正。"沈星河合上筆記本,"馬老師,你缺的不是方向,是把方向變成現實的助力。"
機房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穿深棕西裝的男人拎著公文包站在門口,金絲眼鏡反著冷光:"助力?
還是另一個畫餅的?"他掃過沈星河,又看向馬雲,"馬老師,我是盈科數碼的李澤楷。
聽說你在找投資?"
沈星河的太陽穴跳了跳。
他認出這張臉——前世李澤楷確實接觸過互聯網項目,隻是沒料到會在這兒遇上。
"李總怎麼來了?"馬雲有些意外。
李澤楷沒接話,目光落在周敏的筆記本上:"小沈說用戶能破兩千萬,依據呢?
中國現在電腦普及率不到0.5,連撥號上網都算新鮮事兒。"他轉向馬雲,"馬老師,你做的"中國黃頁"我看過,頁麵粗糙,更新慢,連盈利模式都不清晰。"
"盈利模式可以探索。"沈星河插話,"就像騰訊最初也沒想明白怎麼賺錢,後來靠qq秀、會員等級,用戶願意為虛擬形象花錢......"
"虛擬形象?"李澤楷笑了,"中國老百姓連飯都沒吃周全,會為個頭像掏錢?
小沈,你在美國待久了,怕是忘了咱們的國情。"他指尖敲了敲服務器機箱,"再說技術,你們這破服務器,能扛住一千人同時在線嗎?
扛不住,用戶就跑;用戶跑了,商家也跑——最後隻剩個空殼子。"
機房裡的溫度似乎降了幾度。
馬雲的指甲掐進掌心,周敏的手指在筆記本上敲出輕響,隻有李澤楷的聲音像把細刃:"馬老師,盈科可以投,但要占60股份。
你要是信這毛頭小子......"他瞥向沈星河,"那我勸你再想想。"
沈星河望著李澤楷鏡片後的眼睛——那裡沒有質疑,隻有審視。
他突然笑了:"李總說的對,這些問題確實要解決。
這樣吧,後天下午三點,我在西湖國賓館開個技術研討會,叫上周工、馬老師,還有幾位懂網絡的朋友。
咱們把服務器性能、用戶增長模型、盈利模式,一條一條理清楚。"他轉向馬雲,"馬老師,你看呢?"
馬雲的目光在兩人之間轉了轉,突然拍了下大腿:"成!
我叫上團隊裡的技術骨乾,李總要是願意來,也歡迎。"
李澤楷扯了扯領帶:"奉陪。"他轉身出門,皮鞋跟敲在地板上,聲音漸漸遠了。
周敏湊過來低聲:"沈老板,李澤楷不好對付。"
"對付不了就合作,合作不了就......"沈星河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讓他看見趨勢的力量。"
馬雲突然抓起沈星河的胳膊:"小沈,你說的騰訊,真能靠虛擬形象賺錢?"
"能。"沈星河望著機房裡嗡嗡作響的服務器,想起前世雙11的狂歡、淘寶的千萬店鋪,"不僅能,還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晚風從窗口灌進來,掀起桌上的流程圖。"中國黃頁"四個字被吹得翻卷,露出背麵沈星河剛寫的"阿裡巴巴"三個小字——在暮色裡,像三顆即將點亮的星。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逆流韶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