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聯中絕大多數人們,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
在此刻基礎理論再突破之後,最緊要想要實現突破的領域,自然也就是超光速航行技術。
人聯紀元年。
在秦燭光大一統理論的基礎上,
人類文明正式朝著,航行速度超越光速極限發起了正式的挑戰。
秦裕也主導和直接參與了,負熵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對超光速航行技術的研究。
對於人類文明來說,
在基礎理論突破之後,具體想要技術層麵,實現超光速航行,自然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新的大一統理論,雖然為在事實上航行速度超過光速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給人類文明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一個大的方向,
但具體到技術層麵,如何具體實現,就不是先前基礎理論能夠直接給出答案的了。
從理論到技術,這依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
對於秦裕來說,
基礎理論之後,單純技術層麵的研究,就要再容易許多了。
雖然依舊存在問題,
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直接得到解決的。
是能夠直接找到答案,
而不是基礎理論研究突破上,他也需要等待燭光基礎實驗裝置提供數據的情況。
於是,負熵研究院內,
各相關研究團隊的研究員們,再感受了下,
在秦院帶領下,在一些具體技術研究上的效率。
……
人聯紀元年。
在整個人聯範圍內人們的最大程度期待下,
在秦裕之下,不止能動所,還包括材料所,物理所等負熵研究院其他研究所相關研究團隊,
總共有超過五億研究員,直接投入了超光速航行技術的研究中。
在秦裕的主持下,整個超光速航行技術研究團隊,幾乎以最高效的研究狀態運行著。
某種程度上,就是作為秦裕意誌的延伸,
在一開始,就由秦裕在強人工智能的輔助下,
對整個超光速航行技術涉及到的核心問題,為能動所,材料所,物理所等相關研究團隊進行了拆分,
拆分成了若乾問題之後,給各領域,各子係統的研究團隊,都給出了一個具體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方向。
研究員們都首次感受到了,什麼叫整個研究項目像是被秦院拖拽著往前跟坐火箭一樣狂奔。
都在秦裕的主導下,整個超光速航行技術項目的研究進展往前再走了一段過後,
回過頭回望時,一眾研究員們都有些恍惚,
原來在基礎理論突破之後,超光速航行技術再想要實現這麼簡單嗎?
原本,他們理解的,基礎理論突破之後,技術再突破的水到渠成能夠水到渠成到這種程度嗎?
也回過神來,才能夠更加清醒地認知到……秦院在這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在秦院麵前,超光速航行技術似乎已經不再存在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
似乎在超光速航行技術的研究上,就沒有什麼問題能夠困擾住秦院。
雖然秦院不可能完成整個項目所有細分領域的研究,
但整個超光速航行技術研究的核心方向,大方向,始終都是在朝著秦院指向的方向走。
秦院似乎已經看到了超光速航行技術完成的模樣,
似乎現在就已經能夠洞穿層層迷霧,直接看到最終的答案。
順著秦院的方向,研究不斷突進,而研究員們總是能夠發現,秦院總是對的。
而越往後,秦院給於各研究團隊指向的方向,還在越來越具體。
……
然後,僅人聯紀元年。
在秦裕的主導下,人類文明就完成了首座物質交換超光速實驗裝置的設計和建造。
從太陽係邊緣,到此刻距離太陽係最近,僅0.3光年的一個人類聚居區之間,
基於這套物質超光速交換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