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提升生產力是沒有什麼合適的切入點了。
提升資源總量方麵,先前航天領域的專家魏昌國就給秦裕提供了不錯的思路。
研製適合太空低重力環境和惡劣環境種植的植物,研究能夠對行星環境進行改造的植物。
倒不一定非要盯著太空。
提升目前人類文明能夠夠得著的,地球上一些惡劣環境土地的利用率,同樣能夠掌握人類文明目前的資源總量。
如果能夠研製出一種,能夠在乾旱地區低成本廣泛生長,改良土地環境的植物,甚至是作物,
甚至如果再過分一點,研製出能夠在海水中直接生長的糧食。
那其實意味著,人類文明即便是還沒有走出地球,但生存空間已經被擴大了許多。
雖然有說法說,人類目前所產出的糧食總量,如果分配方式合適,其實已經足夠整個世界所有人都吃飽。
但吃飽和吃好還是有區彆的。
在分配方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糧食總量增加也絕對是有意義的。
和原先糧食總量持平,或者是原先糧食總量的1.5倍,甚至1.1倍,都是有明顯區彆的。
理論上來說,當糧食總量達到一個數值過後,即便是分配方式不太完美,依舊是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基本消除饑餓的。
同時,如果能夠達成這一些研究,
人類文明麵對末日時,容錯率和生存率也會變高許多。
對於這方麵,接下來他將要進行的研究,
秦裕簡單給這個項目命了個名,
“一係列惡劣環境下,作物以及環境改造植物的研究。”
……
當然,秦裕決定接下來將要做得事情,也不隻是這個研究項目。
隻是,另外的事情就和提高生產力,提升資源總量這件事情沒有關係了。
秦裕準備同時在011研究所內開展另一個研究項目,
“人體強化研究項目”。
這基本就是秦裕和011研究所的老本行了,純粹的人體機製方麵的研究。
做這方麵的研究,底層邏輯還是讓人類變得更耐活一點。
放在地球上,人類這個智慧種族的生存能力還是可以的,
畢竟在地球的生態圈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位。
但放在宇宙環境下,人類的身體就實在是有些脆弱了。
從宏觀的角度看去,人類對於生存條件的要求簡直是‘苛刻’。
溫度高了會死,溫度低了也會死。
高壓承受不住,低壓也承受不住。
重力高了不行,重力低了也不行。
氧氣含量高了不行,低了也受不了。
每天進食,排泄,睡覺需要花費的時間,差不多占了一天時間的一半。
從幾米的高度摔下來,都有不小概率會死。
種種條件加起來,就將人類的生活環境限製在了一個‘極小的範圍’。
而‘人體強化研究項目’,就算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如果能夠讓人類更好的適應低重力和高重力環境之間的變化,
那對於人類文明之後移居地外,也有很大的幫助。
像諸如航天探索這類事情中,很多難題其實就是為了解決人類自己適應環境的問題,
現在直接讓人類變得‘更強’,許多問題實際上就迎刃而解,或者說根本不存在了。
也比如,要是能夠讓人類平均睡眠時間縮短到兩三個小時每天。
那意味著,整個人類文明的運行效率都會被拉開不少,生產力間接都會受到影響提高。
還比如,要是人體更扛摔一些,恢複能力更強一些,那許多原本危險的工作也都變得不危險了。
同樣的,
不管是麵對哪種末日,隻要是沒有將人類文明瞬間摧毀,
那人體自身的素質和條件,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人類文明的延續和存在。
都說‘血肉苦弱,機械飛升’。
機械飛升秦裕暫時是不打算搞了,就讓‘血肉不再那麼苦弱吧’。
……
而在這兩個研究項目之外,
第三件,也是最後一件秦裕打算接下來做的一件事情。
就是‘末日組織’的事情了。
先前他和他的助理衛暮芸也曾經聊過這件事情。
隻是當時沒有開始具體進行這件事情,
這之後就要開始進行了。
按照當時的思路,這將主要是一個研究院。
從事一切,為了讓人類文明能夠更長久延續下去的工作。
雖然秦裕自己的身份,出於他自己的需要會在時間往下流逝的過程中,不斷更換,
但秦裕還是希望,有一個他隨時都可以借用的力量,輔助他,貫穿人類曆史的始終。
直到哪一天,即便是他不願意,人類文明也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這個‘末日組織’就再隨著人類文明一起毀滅。
他也不用擔心這個末日組織會走偏,
因為,哪怕這個末日組織裡的人,研究員會不斷更迭,但他依舊會一直在。
……
而這三件事情做完,對於秦裕也需要一些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之後,他就需要考慮下如何在這一世‘退場了’。
有時候,他都會想一點惡趣味的想法。
比如在這一世結束退場之前,
留下一句‘能夠進一步延長壽命的延壽針劑我已經做出來了……’
然後,後半截話不說,直接‘裝死’。
看看整個世界無數人們的反應。
或者更直接一點,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研製出長生針劑,
然後假裝當場被雷劈死。
就是感覺,這似乎太惡趣味了。
具體的,可能需要真得那一刻到來前,秦裕才會決定。
……
公元時代32年,秋。
秦裕熟悉的那位老領導,再到訪了011研究所。
主要就是為了秦裕提出的,接下來的那三件事情。
這三件事情,雖然對於秦裕來說,隻是短期的一個打算,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每一件都事關重大。
很難不讓這位老領導跑一趟。
隨行的,除了老領導之外,還有沈曜國院士,
011研究所這邊,除了秦裕,也有不少人陪同。
在到來的一開始,倒是沒有著急談什麼正事。
秦裕,這位老領導,沈曜國,011研究所這邊一位院士,一位教授,聚在一起閒聊了幾句。
“……秦教授。我沒有記錯的話,你今年也應該三十了吧。”
老領導笑嗬嗬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