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有些過於黑色幽默,
在陳安民教授臨彆這個世界之前,因為使用2611延壽針劑第一人這個身份關注他的人,比起因為他本身和學術成就關注他的人反倒是要多很多。
作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了2611延壽針劑的人,有不少人都很關注陳安民教授的生死。
陳安民教授自己對此倒是看得很開。
從2611延壽針劑誕生,011研究所建立,
陳安民教授使用了2611延壽針劑後延長了的後半生中,大部分時間也是在011研究所內,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度過的。
2611延壽針劑之後,人體繁育裝置的研發,人體強化研究項目的探索,陳安民教授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參與。
直到後來,重新踏入年邁的年紀,陳安民教授才再脫離了研究一線,最後十幾二十年,又再帶了幾批學生。
在七八十歲的時候,陳安民教授還因為秦裕這個珠玉在前,準備不再招收學生了。
後來幾十年裡,可能又重新看開了。
最後帶得那幾批學生裡,雖然肯定沒有秦裕這樣的超級天才浮現,但相繼畢業之後,也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中做著一些貢獻。
“秦裕,你來了啊,坐,坐吧。”
秦裕來到醫院,最後看望陳安民教授的時候,
陳安民的精神狀態看起來還不錯。
時至今日,可能也就陳安民教授寥寥幾人,甚至可能就陳安民教授一個人會這樣稱呼秦裕的名字。
而且可以預料,越往後麵,會這樣稱呼秦裕的人會越來越少。
陳安民招呼秦裕坐下之後,
病房裡,兩人單獨聊了幾句。
“秦裕,我要謝謝你啊。我今年116歲,我這一輩子,經曆過兩次老得不成樣的時候,也經曆過兩次‘年輕’,這種獨特的經曆在以後的人身上,估計越來越少了。”
靠在病床床頭,臨終前的陳安民教授神情灑脫。
目光落在秦裕身上,陳安民看著秦裕似乎想了想,然後才繼續笑嗬嗬地說道,
“其實這三四十年裡,偶爾我也想過,或者說有些羨慕,要是我也能夠年輕點的時候就使用上2611,是不是我也能夠活到150,甚至是180。後來想想,活到現在這個歲數,我也已經再是偷活了幾十年。而且,這三十多年時間裡,我看到的世界變化,也已經很多,很大。”
笑完了過後,陳安民教授再看向秦裕,有些認真地說道,
“秦裕。從你踏入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習和研究開始,我教給你的東西就很少。但我還是想說,有你這個學生,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情。”
“有人說,我這輩子落到最後,最響亮的名號可能就隻剩下‘秦裕的老師’,略顯淒涼。要我說,讓他們羨慕去吧!”
說完之後,陳安民教授哈哈大笑了兩聲。
“老師。”
秦裕全程都很少說話。
雖說對於此刻的事情,早有預料,是早晚都會到來的事情,
但此刻真正發生的時候,秦裕的心緒還是有些複雜。
除開他早早就離世的父母,
陳安民教授的離開,
大概是秦裕在獲得絕對永生過後,第一個身邊去世的,比較熟悉和親近的人。
陳安民教授倒是看起來愈加瀟灑,
“秦裕,我估摸著是再熬不了多久了。作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了2611延壽針劑的人,我活到這個歲數,應該不算2611延壽針劑的‘首次臨床實驗’失敗了吧。”
要說起來,作為2611延壽針劑首次臨床實驗的對象,在陳安民教授身上進行的這場2611臨床實驗,實際上在此刻才真正意義上走到尾聲。
“不算。”
秦裕給了一句回答。
“那就好。”
這句話之後。
秦裕和陳安民教授最後這段談話就結束了。
再然後,就在當晚,陳安民教授就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了。
後續,
陳安民教授的葬禮,秦裕作為陳安民教授的學生,也全程參加了。
總台新聞,華新社,各主流媒體也對陳安民教授的離世進行了報道,
不少人們在陳安民教授的追悼會上,獻上了鮮花。
……
“今日淩晨,著名生物學家,生命科學領域研究者,陵川大學生命科學院,某研究所前研究員陳安民教授因年邁離世。享年116歲。”
“……陳安民教授是一位傑出的科研工作者,曾在秦裕院士的主導下,和其他研究員一起,參與人體繁育裝置,重力保護液等多個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
“同時,陳安民教授還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工作者,曾教授出多批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學者,也是秦裕院士的老師和踏上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領路人。”
“在2611延壽針劑的臨床實驗過程中,陳安民教授曾作為首個使用2611延壽針劑的誌願者……”
“讓我們在此刻,緬懷和追悼這樣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傑出的科研工作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主流媒體發布的訃告下,也有不少人留言。
“緬懷陳安民教授,謝謝您在科研上做出的貢獻,也謝謝您將秦裕教授領上生命科學這條道路。我們所有人都因為您的工作而受益。”
“除了哀傷以外,我還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原來,我們使用了2611延壽針劑延長壽命過後……我們終有一天,還是會老去,會死亡的。”
雖然這些年,不是沒有服用了2611延壽針劑之後,再老死的人,
畢竟肯定有不少人,已經是在陳安民教授當時更年邁的年紀使用的2611延壽針劑,2611延壽針劑對這部分人起到的作用很小。
但,作為第一個使用延壽針劑的人,陳安民教授的離世,給人們的感官終究還是不太一樣的。
不少人,在緬懷追悼的同時,也有些悵然。
……
“……秦教授,您沒事兒吧?”
在結束陳安民教授的葬禮過後,
回了011研究所的秦裕,沉默了半天。
一直關注著秦裕狀態的生活助理衛暮芸,等待了一些時間過後,還是忍不住關心了一句。
“沒事兒。”
秦裕搖了搖頭,隻是這樣說了句。
衛暮芸再關注了一下秦裕的神情,沒有再多問。
秦裕此刻的情緒是很複雜的,
不光是因為陳安民教授的離世,
還是因為他知道,陳安民教授的離世,隻會是一個序幕。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從他身邊第一個熟悉的人離開開始,
他身邊熟悉的人將會一個接著一個全都最終離世。
這也是作為一個長生者,比較悲傷的事情。
隨著時間往前,能夠不斷看到這個世界新的變化,看到新的東西。
但過去的東西,也慢慢隻能夠留在過去的曆史中。
很少有什麼東西,能夠伴隨一個絕對永生者走過他漫長的人生。
等到某一天,甚至要不了多久。就會發現,最開始熟悉的那一批人,甚至是最開始熟悉的那個時代的所有人,
都已經不存在了。
對於秦裕來說,從一開始,他都沒有怎麼期待,某一個個體能夠陪伴他走多遠,
隻是期望,人類文明這個整體,能夠在他漫長的人生中,稍微陪伴他的時間更長一點。
這也是此刻他做大多數事情的源動力,第一驅動力。
……
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