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文明,人聯來說,
在整個人類文明都完成整合之後,
整合了整個文明的人聯,就正處於一種‘出則無敵國外患’的狀態。
甚至這種狀態都前所未有的徹底,
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整體,完完全全失去了對比的對象,
在曾經對人類文明造成末日威脅的2801小行星撞擊,這種程度的危機,對此刻的人類文明都已經構不成什麼威脅的情況下,
人類文明在發展中,能夠拿來對比的也就隻有自己。
在加上生產力的高度富餘,失去了外部壓力的人類文明正題,很大程度上也喪失了快速發展的動力和緊迫性。
或許人類文明如果能夠遇到宇宙中另外一個文明,
讓人類文明重新感受到外部壓力,在對宇宙環境,更大範圍內的文明生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對於人類文明自身在宇宙文明生態中的存在,有了更準確的定位後,
目前人類文明這種整體缺乏發展動力的情況會好上許多。
秦裕再想到了當初,他和那位他曾經,或者說‘秦裕教授’的助理,
討論文明整合問題時,曾經提到的‘假扮外星文明的存在’,促進人類文明整合的話,
當然,這個時候人類文明已經完成整合了,
但還真缺個外星文明的出現。
沉默著思考了陣過後,秦裕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011研究所負責人的電話,也已經打來了。
……
“秦院。”
“這就是那篇論文。”
這一代的011研究所負責人姓滕,所從事和負責的研究領域,主要就是生命科學中,人體相關機製的研究,
在升任整個011研究所負責人之前,也是011研究所一直持續的主要項目‘人體強化項目’中,‘人體恢複能力強化’項目的研究負責人,
此刻收到來自於‘熵’的這篇論文,也算是專業勉強對口。
很快就意識到這篇論文和論文中提到的‘人體記憶力強化技術’的價值,
在給秦裕通了個電話過後,第一時間就帶著011研究所中的相關領域核心研究員,
帶著那篇論文,到了秦裕麵前。
由智腦計劃中,強人工智能幫忙整理出來的這篇論文,
名字就叫“人體記憶力機製理論基礎與基於記憶力機製理論的記憶力提升技術。”
整個論文的篇幅,差不多已經是一本書。
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在從基礎原理出發,闡述人體記憶力理論機製和相應的實驗過程,研究數據分析,
剩下隻有一小部分,涉及到具體的人體記憶力提升途徑,
或者說,依賴於對於人體記憶力機製的全新認知,通過各類方式和手段,嘗試對相應機製和人體底層邏輯進行乾涉,實現人體記憶力提升的可能性。
實際上這位011研究所的負責人藤教授,到這時候也還沒有來得及將這篇論文看完,
隻是粗略了瀏覽了一遍論文的結論和部分數據。
“雖然還無法確定,這篇論文中提到的相應技術是否真得能夠提升人體記憶力,進而影響到人體智力水平,但這篇論文中,涉及到的,我們已經掌握的一些前沿領域的研究數據情況,基本和我們目前的認知和推論都是吻合的。”
“秦院,這份論文中涉及到的理論,說不定,真能夠對我們目前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帶來根本性的改變……相應技術,實現人體記憶力的明顯提升!”
隨同這位藤教授一同來到秦裕麵前的幾位011研究所相關領域研究員先後說道。
秦裕聽著,也看著藤教授等人臉上的激動。
先前‘熵’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也就是他以熵這個名字,出手介入236藻類危機的時候,
將相應研究成果,論文,直接放到相應地方過後,秦裕並沒有去直接見證,收到這些東西的研究員們,是什麼樣的反應。
而這一次,‘熵’這個名字第二次出現的時候,
011研究所的負責人拿著‘熵’的論文,再第一時間找上了他。
作為一個絕對永生者,秦裕這個時候的情緒是有些微妙的。
仿佛時空在此刻重疊,而在重疊的時空,他又不同於過往,變換了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
“……還是就由011研究所負責相應實驗驗證吧,如果相應實驗數據吻合,這篇論文中提到的理論確實沒有疑問,可以嘗試進行臨床實驗,嘗試提高人體記憶力。”
秦裕停頓了下之後,隻是這樣說道。
這位藤教授臉上還因為激動有些漲得通紅,聽著秦裕的話過後,點頭應了下來。
“秦院,我們會儘快驗證這份論文中提到的理論和技術的準確性。”
再然後,這位藤教授再回頭看了看呈現在屏幕上的論文本身,目光停留在論文的署名‘熵’上,
先前還因為激動和亢奮,顧不上許多事情,
這時候,事情確定下來,亢奮褪去一些,關於這篇論文本身的許多疑問不可避免地就再湧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熵”這個人的存在,算是在這個時代,都較少的依舊對人類文明內部絕大多數人保密的一件事情。
但再保密,對於負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的負責人這個級彆的人也不可能保密,
更何況,‘熵’這個名字的第一次出現,也還和他們011研究所有些聯係。
011研究所藤教授,是知道‘熵’這個人的存在的。
但算起來,
此刻距離236年,又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時間,
哪怕‘熵’第一次出現時,還是四五十歲的青年,
到現在也應該已經過了退休年紀,垂垂老矣。
同時曆經末日危機,此刻這個‘熵’還是之前那個,拿出‘熵藻’的‘熵’嗎?
藤教授是知道,曾經一百多年前的時候,當時的負熵研究院最開始是追查過‘熵’這個人的下落的,
隻是花費了一些時間過後也沒有調查到這個人究竟是誰,後麵才放棄的。
那現在呢?
“秦院,要不要利用強人工智能,追查一下‘熵’,這篇論文的作者究竟是是誰?”
“你給智腦計劃下指令吧。”
秦裕並沒有反對,
然後,在安排011研究所內相關領域研究團隊,開始驗證這篇論文的準確性之後,
這位011研究所的負責人藤教授也的確是利用強人工智能,
調查了一下這位有些神秘的‘熵’究竟是誰,
但,很快,強人工智能反饋的結果卻是‘未知’。
和第一次‘熵’發來了將人類文明從236藻類危機拯救出來的那篇論文時一樣,
這一次,負熵研究院依舊沒有掌握這位神秘研究者‘熵’的真實身份。
可是,不像過去,在這個智能時代,整個社會的運轉都在強人工智能的統籌下,
這樣一個人存在,但找不到。
本身就意味著很多事情。
這位011研究所負責人藤教授望了望秦裕院士,
秦裕回以笑容。
這位藤教授也沒有再繼續追尋‘熵’這個人的具體身份。
畢竟,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將這個‘熵’找出來,
這位神秘的研究者‘熵’提供的,始終是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有利的東西,
又不是對人類文明造成了損害。
既然這個‘熵’不願意露麵,那就不要再繼續追尋其身份了。
就是有一點,很讓藤教授等人疑惑。
不同於之前解決了236藻類危機的熵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