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是願意主動向人類文明說明一些它們文明的基本情況,
但實際上,這次人類文明收到的斯托文明回複信息中的內容,也就這麼多。
隻是簡短地闡述了斯托文明最基本的情況之下,也就結束了。
不過這其實也正常,
兩個原本陌生的,種族都不一樣的文明,
即便是出於各種原因,想要實現接觸和交流。
整個交流和接觸的過程,也很難一蹴而就,注定是漫長的。
兩個完全陌生的文明,至少要取得一些最基礎的信任,才能夠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這種最基礎的信任,
在人類文明內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都是體現出來的。
是需要保證,雙方文明的思維邏輯至少是類似的,才有交流的可能。
就像是人類文明的第一驅動力可能是文明的生存,
要是另外一個文明的第一驅動力也是生存,至少雙方能夠一定程度上理解對方的基礎邏輯。
但要是另一個文明的第一驅動力,就是摧毀其他文明……那雙方想要實現交流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在真正有一些基礎信任之前,
人類文明和這個斯托文明之間,注定是來回試探,
然後在來回試探中,一點點互相透露自己的一些信息,互相增進一些了解。
……
對於斯托文明在回複中提到的,想要和人類文明達成交流的領域,
倒是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
站在人類文明的角度上來說,想要和另外一個文明進行交流,
基本也就是想要了解這方麵信息。
了解另一個文明的社會形式,看看是否能夠對自己文明的發展和演變帶來一些啟發。
交換一些技術,看能不能夠對自己各領域的一些技術研究帶來新的思路,乃至直接彌補自己文明的短板。
而對於斯托文明回複中提到的,斯托文明的文明形式,
如果斯托文明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撒謊的話,這對於人類文明來說,以及雙方來說,都算是一個好消息,
這意味著,雙方在基礎邏輯上,至少有部分相似。
“斯托文明你們好。”
“我們同樣認同貴文明的想法,我們也相信,如果宇宙中兩個文明能夠實現友善的交流,對於兩個文明自身的發展都將帶來巨大的幫助。”
“同樣感謝貴文明的信任,願意主動介紹一些貴文明的基本情況。”
“很幸運的是,人類文明與斯托文明,同屬於碳基群體文明。我們從‘太陽係’內的一顆行星上誕生,秉承著堅韌的信念,在太陽係內繁衍生息,經過漫長的時間發展過後,成長到了今天的模樣。”
“我們對於宇宙的遼闊與神奇充滿興趣,對於宇宙中不同的文明同樣想要了解。”
“……在先前貴文明的回複中,有提到,貴文明正在宇宙中遷徙,我們是否能夠知道,貴文明將最終去向什麼地方?”
從信息量,信息熵的角度來說,
在此刻兩個文明試探性的交流中,避免不了的,大部分都是廢話,隻能夠包含少量一點信息。
從安全角度考慮,兩個文明的交流也就隻能夠這麼進行。
而雖然就在交流的過程中,
這個斯托文明的星際艦隊還在持續朝著太陽係內環靠近,
但僅僅隻是光速的信息傳播速度,在現有的距離下,讓雙方的交流還是需要每次都經過較漫長時間的等待。
……
就在又一次回複的等待周期中,
人聯紀元48年,10月。
在巨大的壓力推動下,加上此前這些年的技術積累,
負熵研究院能動所,加上整個負熵研究院若乾其他研究團隊的共同努力,
以及秦裕長時間的投入。
這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