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聯紀元490年。
雖然再做了一些其他方向的嘗試,
但到這一年,負熵研究院內超光速通信相關研究依舊主要集中在先前的三個主要研究方向上。
同時,除了不時在秦裕主導下,進行著一些相關實驗以外。
負熵研究院對超光速通信技術的研究,更多依舊在理論層麵。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負熵研究院,人聯對超光速通信技術研究的資源投入有減少。
事實上,此刻,對於超光速通信技術的研究,就是人聯範圍內投入最多研究力量和研究資源的研究項目。
在秦裕之下,不隻局限於信息去噪所,還囊括了物理所,數學所等相關研究所的研究團隊,
僅負熵研究院內,明確參與超光速通信研究的研究員數量就超過了四百萬。
而負熵研究院之外,整個人聯範圍內,間接為超光速通信研究做著貢獻的研究者數量,就更加難以計數了。
超光速通信技術的研究,大概是人類文明迄今為止進行過得,最艱難的一項研究工作。
這還是在秦裕的主導和參與下。
曾經秦裕完成秦裕人類斯托大一統理論的構建,都沒有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而此刻,在理論層麵的思考和推進,實際上依舊是秦裕獨自往下思考著最核心部分,
在那關於超光速通信理論,不斷往下卻始終見不到底的思考過程中,
其他哪怕是負熵研究院內的天才研究員們,也實在是很難跟得上秦裕的思路。
有些時候,對於秦裕來說,將一些思路解釋一遍花費的時間,可能比他自己繼續往下思考的時間都要長。
不過,這也同樣並不意味著,其他負熵研究院參與超光速通信研究過程中沒有發揮作用。
這是一個哪怕對於秦裕來說,都過於龐雜的問題,
他也僅僅隻是負責著最核心的部分,統籌著整個研究的大方向。
其他細分領域的各個問題,龐雜的,瑣碎的部分,都拆分給了其他各研究團隊,各研究小組,由數量龐大的負熵研究員們去解決和完成。
而拆分到各研究團隊,研究小組,不同細分問題,實際上都還可以繼續拆分下去,這也是整個人聯範圍內,數量難以計數的相關研究者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實際上,就相當於整個負熵研究院參與相關研究的超過四百萬研究員們,
都成為了秦裕推進該項研究過程中的分布式大腦,
幫助秦裕完成一些他需要的思考和研究。
彌補了秦裕個人精力不足的問題。
基本就是由各研究團隊負責解決的各細分領域的問題之後,結果在彙總到秦裕這裡,
相關研究就往前更近了一步,理論層麵的思考也是一樣,
然後再這個基礎上,由秦裕帶領著,再繼續深入,
各研究團隊數百萬研究員,又再麵臨龐雜著,新的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整個研究進程,就以秦裕主導,帶領,指引著整體方向,大量負熵研究院內研究員們參與的形式,
以一種有些‘變態’的姿態往前推進著。
……
然後,就在這種狀態下,
時間繼續往下,又再過了十年,
來到了人聯紀元500年整。
到這一年,
在人聯誇張的研究資源,研究力量投入下,
人聯,負熵研究院,對於超光速通信的研究,依舊沒有得到實現。
不過,作為超光速通信技術研究項目的主導者,
秦裕在負熵研究院內的威望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在節節攀升。
人們對於秦裕也沒有什麼失望。
因為,
雖然超光速通信的實現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但人類文明的基礎理論,在這個過程中的確已經得到了一些明顯的突破和進展。
這些基礎理論上的突破,不知道對於超光速通信的實現是否能夠起決定性的作用,
但對於人類文明未來的更長期發展,絕對是有著巨大價值的。
而且,在秦裕的帶領下,
一眾參與相關研究的研究員們,始終都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僅僅隻是他們原本離實現超光速通信太遠了,
而不是,這些年他們的研究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