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聯紀元526年。
距離超光速通信技術在人類文明內普及已經過去三年。
這一年,人聯範圍內,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八百億,在朝著兩千億的大關繼續迅速靠攏。
負熵研究院內,研究員總數已經突破了兩千萬,並在繼續朝著三千萬快速靠近。
按照預期,465年從太陽係出發的奇跡號飛船,預期還需要近二十年時間,才能夠抵達53.6光年外的目標星係,
而即便信鴿號無人飛船已經去追趕奇跡號,最終等到太陽係內接收到奇跡號在目標星係傳回來的信息,也還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
而除開這些之外,
過去三年,
人聯範圍內,變化也是巨大的。
……
首先,人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個超光速通信時代,
對於跨聚居區的通信延遲的記憶,已經逐漸埋葬在記憶深處。
人們已經習慣了,整個人聯範圍內的通信無延遲常態。
習慣了通過全息影像,虛擬現實,或者其他方式的,和其他聚居區朋友,同領域研究者們的實時交流。
如果說,最開始的時候,人們在虛擬現實世界時,還會因為生活慣性,對遇到的,實時交流的人來自於其他聚居區感到一些新奇,
現在也已經習以為常了。
整個人類文明的社會運轉效率,宏觀上,整體上明顯有加快。
整個,規模龐大的人類文明整體,在信息交換這個領域,在顯得更加緊密。
也是因為超光速通信的普及,
負熵研究院這幾年,新增的一些研究員,已經不一定大部分都在地麵的負熵研究院總部了。
在負熵研究院總部依舊在陵川城的情況下,其他各聚居區,各行星表麵的負熵研究院分部也在正常擴張。
主要是,空間上的距離,已經不太影響各研究團隊,各研究員們之間的合作。
其次,
就是超光速通信技術帶來的一些衍生影響了。
蛛網計劃中,最近一圈,在奧爾特星雲外側邊緣的觀測預警係統,
在這一年,已經布置完成了。
這對於人聯中的所有人們,無疑都是一件好事,
人們都為此更安心了一些。
秦裕對此也是挺滿意的。
畢竟,此刻人類文明內部的問題或者說風險其實已經不多,
大多數的風險,大概都會是來自於太陽係之外,
此刻,蛛網計劃逐漸構建,
人類文明在這片星空中的存在,也會變得更加安全一些。
對於突然出現的危機的抗風險能力也在進一步增加。
這基本就意味著,人類文明目前依舊在朝著秦裕期望的方向繼續發展和靠攏。
最後,
就是基於超光速通信技術,直接對人類文明算力領域的影響了。
在人類文明發達,甚至可以說誇張的智能工業生產力下,
在這幾年時間裡,負熵研究院逐漸落實了以超光速通信裝置,對各聚居區算力塔集群的改造。
基本就相當於,將各衛星表麵,各行星表麵,部分算力塔作為一個整體,
然後將這些算力塔集群,以超光速通信裝置連在了一起,構成了一個更大的整體。
這個更大的整體,原本各聚居區之間的信息傳遞速度,數據處理運算速度也就是光速,
而現在,超光速通信裝置將信息傳遞過程抹掉了,事實上讓數據在這個更大整體內的運轉速度超過了光速。
按照,強人工智能輔助完成的統計,
這三年時間裡,伴隨著這個工程層麵直接用超光速通信技術影響算力的計劃執行,
人類文明的算力總和出現了翻倍躍升。
而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