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芳一早就在忙碌著,把做好的米酒裝一些出來,等過年家裡來了客人,可以拿出自己釀造的米酒招待客人,酒糟可以和雞蛋湯圓或者糍粑放一起煮,也是一個不錯的甜湯。
然後就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動,炸圓子和炸翻散子以及炸米子。
炸圓子最好就是炸肉丸子,可是肉太少了,何玉芳也有自己辦法,用蓮藕搗碎加點肉沫和麵粉弄在一起炸。
聞起來特彆香,其實這是因為大家肚子裡都沒油水,不管炸什麼都會覺得特彆好吃。
翻散子是趙家村一帶的特色小吃,就是用麵粉加糖揉好,再用擀麵棍,把揉好的麵擀成薄薄的麵片,然後在麵片上劃幾刀,把麵片翻一下,從中間穿過去後放進油鍋裡麵炸。
不一會這些翻散子就會炸的酥脆,裡麵也吸了不少油。
這種翻散子何玉芳家裡也不舍不得多炸,費油,但是這東西可以當做禮物送人,算是比較體麵又受人喜歡了。
乾完這些,何玉芳則在家一邊洗刷廚房,一邊忙著把家裡前陣子買的肉,還有豬頭豬大腸之類的,放進鍋裡鹵煮。
今年家裡賺錢了,加上何玉芳會做吃的,他家舍得下功夫搞鹵藥鹵煮食物,彆的人家,不是條件特彆好,過年還真不會像他家這樣折騰。
而張元順則把家裡的一些米拿出來,拿到公社那邊找人炸米子。
他把米交給炸米子的師傅,給點加工費,人家會把這些米加熱,然後砰砰幾聲巨響,隻見那些原本一粒粒的大米,一下子膨脹起來,變得胖乎乎的蓬鬆的米子。
這些是用來招待上門拜年的貴客。
到那時候,貴客上門,一碗加糖的米子茶,要是裡麵再放一根油條和雞蛋,那就是待客的最高禮節,彆人會說這戶人家殷實,舍得又大方。
這些都是過年要辦的大事,一點也馬虎不得。
張建國則帶著妹妹們在家擦窗戶,洗凳子,到處把家裡打掃乾淨,等待著過年拜年的客人來。
還得把家裡的空床收拾一下,被子洗乾淨,因為那會交通不方便。
客人上門來,通常都會在家裡住上一兩天,畢竟來一趟真的不容易,哪有當天就離開的?
張建國一會被母親喊著,抱一些木柴進灶門,一會被妹妹喊著,怎麼打掃衛生,一會還得去看看笑笑,看她有沒有打濕尿布。
“這可真忙呀!”
彆看活不多,可都很瑣碎,加上乾活很急,張建國隻覺得頭上都在冒汗了,肚子也餓的咕咕叫,而此時廚房裡一陣異香撲鼻而來,讓張建國都忍不住往廚房裡鑽。
看到炸好的翻散子,趁著母親背著身子的時候,趕緊拿了三個。
自己一個,兩個妹妹一人一個。
“快吃,吃了把嘴巴擦乾淨,趕緊乾活,我看媽在鹵豬頭膏,晚上我們可以就著豬頭膏,烤一些糍粑吃,我到時候教你們一個法子,保管弄了好吃得很……”
張建國正和妹妹們畫大餅的時候。
有人上門了。
喜歡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請大家收藏:()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