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和黃三趕緊去找供銷社的銷售主任,沒找到人,據說是出差去城裡了。
讓他們改天再來。
“既然找不到人,那索性去城裡,那邊也有幾個供銷社,再說物資銷售行也在城裡,咱們看看哪邊給的價錢高!”
張建國一看公社這邊的供銷社找不到人,也沒有氣餒,決定馬上去城裡。
他們有拖拉機,去城裡就方便了很多,關鍵是城裡的銷售量大,這年頭的物資大多數是供不應求。
畢竟這會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但是各方的物資都少,隻要有物資,幾乎是不愁銷路的,大不了就多跑幾個地方看看。
黃三本來還是很擔心,怕燒出來的石灰沒銷路。
但是張建國一點都不慌,在公社沒找到人,就直接去城裡。
他們找到城裡最大的一個供銷社,這邊麵積特彆大,分成好幾個區域,其中像建房子用的工具以及水泥石灰等,都放在一起。
張建國一看那寫著石灰的地方,隻是放了幾包有些發黃的石灰,質量並不是很好。
而且價錢,寫的很清楚,一噸26元。
彆看這價錢似乎不高,但這年頭錢的購買力非常驚人,像今天張建國用拖拉機裝來的石灰就有二三噸,要是賣出去的話就有六七十塊錢。
但是他們批發賣石灰,肯定比供銷社銷售出去的價錢要便宜得多。
一車能賣五六十也不少了。
因為他們的石灰窯,一窯出來就可以裝三四車,一窯大約出十多噸,產量還是很高的。
這時候的石灰窯,出一窯石灰從裝窯到出窯得三四天才行。
要是石灰窯每天排滿,一個月出十個窯,那麼算下來一月差不多一二千塊,這個收入那是非常驚人的。
對於窮的叮當響的趙家村,意義不言而喻。
張建國和黃三找到售貨員了解情況,說是要找他們銷售主任,可這邊供銷社的售貨員看他們那模樣,也不願意搭理他們,搞的兩人找了好幾個人,連這邊的銷售主任都沒看到。
“三哥,你看著這拖拉機貨,我再去碰碰運氣!”
張建國看著兩人在一起著急也不是辦法,他打算自己再去找人多打聽一下,隻是他人還沒離開,就碰到有人驚喜的喊他,一扭頭卻看到是周海生。
“張建國,你怎麼在這裡,買東西嗎?”
張建國沒想到在這裡碰到周海生,一問才知道周海生居然在供銷社上班,隻是他不是售貨員,而是後勤工作人員。
聽到張建國說是來賣石灰,倒是有些好奇,非要他帶著自己去看看。
等到周海生看到那一車雪白的生石灰,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
“好家夥,你們村這石灰質量整的不錯,厲害呀,這都能搞成功?”
“簡單,主要是我們那地產石灰石,而且品質特彆好,所以燒出來的石灰品質不錯,細膩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