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韓家村也有一個石灰窯,他們家生產出來的石灰窯質量差一點。
但是因為是先搞的,就一直在供貨供銷社這邊,後來趙家村出的石灰質量好一些,價錢也相對便宜。
所以韓家村的石灰,就有些銷不出去,他們也在供銷社瘋狂找人。
找供銷社的主任會計等。
“韓家村的村長是韓寶國,這人我知道,他們村石灰窯瞞的還挺緊的……”
趙家村和韓家村挨的近,可韓家村的石灰,銷售到縣裡來的事兒,知道的人並不多。
趙家村和韓家村,平時關係也不是很好,因為趙家村窮,總是被奚落排擠。
沒想到兩家的生產的石灰,居然也成了競爭起來。
“行,這事兒我知道了,回頭你把供銷社的主任和會計喊上,歡迎到我們石灰窯視察一下工作……”
張建國想了一下,讓周海生下次來把主任和會計都帶上,讓他們看看窯上的生產質量,順便也聯絡下感情。
做生意其實打的也是感情牌,關係相處好了,生意也就好做了。
“行,包在我身上了……”
周海生見張建國這麼聰明,馬上答應了一聲。
他這邊剛送走張建國。
就看到韓家村的村長韓保國,拿著一個鼓鼓的包,走進了供銷社會計的辦公室。
“難怪會計一直為他們說話?”
周海生似乎想到了什麼?
他打算回頭,把這事兒也跟張建國提一嘴。
劉強已經退燒了,醫生建議他再住兩天觀察一下,張建國就打算先回去。
回去的路上,他順路買了一些油條帶上,妹妹紅梅他們最喜歡吃這個油條,每次來城裡,張建國都儘量帶一些。
他去北門的時候,宋瑩已經在路邊東張西望。
看到張建國來的時候,宋瑩挺高興的,遞給了他一個梨。
“嘗嘗,我在路上買的,水分足可甜了。”
張建國此時正嗓子冒煙,一口咬下這梨甜滋滋的,確實挺好吃的。
宋瑩買了一張涼席,此時把涼席墊在拖拉機車鬥裡,她坐在上麵吹著風,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張建國說著話。
今天是個陰天,沒有大太陽,又有一點風,兩人說著話倒是很舒服。
“張建國,你家的書可真不少,真是羨慕你了,我在江城的家裡,其實書也挺多的,可惜不能帶來……”
宋瑩最感興趣的還是書。
說起書她顯得很激動,一下子念出很多書名,還告訴張建國自己在江城的家。
說她家住在長江邊,夏天的時候會漲水,經常發大水,把院子都淹了。
那會兒家裡院子裡都有魚,遊來遊去,等到一退水一院子的淤泥,好在她家房子建的高倒是沒事……。
“那你們家吃魚就方便了!”
張建國想起自己,在那個山穀湖泊裡撈出不少,長江流域比較多的魚種。
“吃魚倒是很方便,不過魚很寡淡,那魚湯越喝越餓……”
宋瑩比較開朗,路上的話也比較多,這樣時間過得很快。
張建國在快到公社知青點的時候,把車停下來了。
“要不去我那邊吃飯?”
“謝謝,不用了,你下次書看完找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