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收成都在田裡,韓家村的村民都快瘋了,雨勢稍微小了一點,他們就衝進田地裡去搶收。
收上來的稻穀濕漉漉的,還沾染著泥巴。
這會兒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在打穀場上脫粒,因為現在的打穀場全部是泥巴,都沒有下腳的地兒。
沒辦法,韓家村的村民,也隻能每家每戶領一些濕稻穀,用棒槌捶打稻草,使稻穀脫粒下來。
一個壯勞力累死累活一天,也脫粒不了多少稻穀,速度慢的驚人。
這被脫粒的糧食,上麵沾滿了泥巴,還有碎稻草,為了使碎稻草和穀粒分開,有聰明人就用水泡著洗一下。
沉下去的是顆粒飽滿的稻穀,飄上來的是碎稻草,想法是好的,可吸足水分的稻穀,馬上就有發芽的跡象。
這可是全村人的糧食,韓家村的人都急瘋了。
要是這一年的糧食不搶收回來,到時候都沒糧食吃,會餓死人的。
從現在到來年的秋收,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沒有糧食,那樹皮都要被人啃乾淨了,一想想解放前鬨饑荒的情景,所有人都嚇壞了。
而此時趙家村卻傳來了消息,他們因為提前就開始秋收,所以下雨的那天,也就淋濕了幾千斤的糧食。
全村的糧食,幾乎全部搶收回來了,雖然提前搶收的糧食,會讓產量有所降低。
但是比起稻穀受潮發芽等,這點損失不值一提,剩下幾千斤受潮的稻穀,也非常的好解決。
直接上煙炕,加點火,不到一天的功夫,那幾千斤的稻穀就差不多給炕乾了。
趙家村所有的糧食都進了倉庫裡,黃三也樂的合不攏嘴巴,滿眼血絲的他終於也能睡個好覺了。
因為陰雨連綿,縣裡也非常的擔心,連同公社的乾部,都往村裡跑,一來幫忙抗災,二來看一下每個村的秋收工作。
等到他們去韓家村的時候,看到韓家村的老少爺們們,一個個通紅的眼睛,疲憊不堪的身體。
都在想辦法搶救那些受潮,和眼看要發芽的稻穀,韓家村此次秋收不利,看著也讓人很揪心。
但是到了趙家村就不一樣了,趙家村的村長黃三,居然在家睡覺,其他的村乾部也都在家休息。
這一幕看的縣裡和公社的乾部臉都黑了,等他們跑到村邊的田地裡,看到收割的乾乾淨淨的稻田,一下子驚呆了。
走過那麼多的村落,幾乎所有村落的秋收都沒有完成,許多村裡的稻穀都倒在了田裡,這是第一個看到稻穀搶收成功的村落。
除了這些,公社和縣裡的乾部,都發現了趙家村的煙炕,這不起眼的東西在此時就是寶貝啊。
隻要把潮濕的稻穀放進煙炕裡,多則一天,少則半天,這被打濕的稻穀都能炕乾。
有了這東西,就不怕稻穀發芽了,一下子黃三就忙碌起來了。
下河村和何家村的村長都找過來商量,甚至何家村的村長,還把何平和何凡都帶來了,主要是想讓他們勸說一下張建國。
讓趙家村借煙炕給他們用用。
“借煙炕可以,回頭你們多少留一點點糧食,或者彆的東西都行,因為砌煙炕的時候也都記了不少工分……”
張建國倒也爽快,煙炕肯定是要借的,適當的收一點糧食或者紅薯啥的,主要是趙家村也不寬裕。
多一些口糧,大家也能多吃兩口飯,畢竟下河村和何家村,條件都比趙家村強。
“這都是小事,借用你們村東西,自然是要給錢給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