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你有大伯二叔,你爸到底排行老幾?”
“啊,你憋了半天就問這個?”
周海生有些哭笑不得,他還以為張建國要問他什麼大事?
原來是這麼一件小事?
不過也難怪彆人問,實在是他家的稱呼有點奇怪,如果喊大伯的話,他爸是老二,那周元應該是三叔。
而不是喊二叔。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喊錯了,應該是大伯三叔,可我小時候聽到叔叔家的孩子,喊大伯二伯,我就跟著喊大伯二叔,這不想著二叔比我爸小……”
周海生想了想,向張建國做了解釋。
小時候因為喊錯了,挨過打,但是周海生也不長記性,後麵他二叔就說,孩子小,喜歡喊二叔就二叔吧。
自己家人知道就好了,這樣的孩子好養活。
二叔這話就定了性,然後周海生長大後就這樣,大伯二叔的喊,一般人也沒在意。
像張建國這樣特意問出來的,還是不多的。
“這樣也行,你爸和你二叔對你可真不錯。”
“那可不,我雖然笨點,但仍然是他們的心頭寶,什麼都隨我……”
周海生笑得很開心,其實他的性格善良,這種人一般都是家裡氛圍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所以他對人也都是充滿善意。
遇到誰有事,都樂意伸出援手幫忙,周海生就是這樣的性格。
把這事弄明白後,張建國聊起了農村的秋收,說是村裡這次雖然秋收保住了不少糧食,但是村裡還是太窮了。
得想一個辦法賺點錢才好。
上次周海生給他的名單,他仔細看過了,很多活兒他倒是可以做,可想帶著村裡人一起乾,那就有點難。
“我看過你們那個頭飾頭花,發夾什麼的,每月的進貨量還挺大的,我也觀察過,那個東西應該很簡單,一些會手工活的人都能乾……”
張建國也明白,其實還有做成品衣服啥的,那些利潤更大。
不過那需要成本,光一個縫紉機,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
還有衣服設計,大小碼子,布料的進貨啥的,都挺有學問的,不是輕易就可以搞的。
比較簡單的也就是那些裝飾品頭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那種橡皮筋,上麵用手鉤纏繩,用毛線纏一道,那賣出來的價錢比普通的橡皮筋貴了十倍不止。
當然那種纏繩的橡皮筋兒,賣的也非常便宜,不過一二分錢而已。
但如果在那種纏繩的橡皮筋上麵,加上幾顆珠子,或者一點碎布等,那價錢又翻了好幾倍。
這些東西材料好找,價格低廉,關鍵是容易上手,需求量大,還不咋起眼。
張建國就想著回頭,讓村裡了那些婦女在家搞一些這個,如果有經驗後,他都想嘗試著用布料做衣服。
那個利潤更大。
“對對對,那個進貨量大,因為便宜賣的快呀,你可以看一下,有些是塑料的珠子,或者一些小花加工一下,你得去找一找這方麵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