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清楚的記得,錢亞一共在這裡買了將近三百塊錢的貨。
這個數額已經很高了,但是小姨和許友慶那邊,居然也賣了一百多塊錢。
這就很讓人驚喜了,這個小店不起眼,沒想到生意做起來銷售額還挺多的。
看來江城的生意,確實好做。
這個時代的貨物供不應求,很多東西都是限量供應,所以一旦有人發現他們店能批發,客人會越來越多。
長此以往積累下去,這個店的生意絕對不差。
甚至誇張一點說,能讓他們村,許多勞動力不強的人都有活乾。
像那些種田力氣弱的,或者農閒沒活乾的村民,今年在冬天都能賺點錢了。
張建國算了一下,這邊看樣子已經走向正軌了,他打算明晚就回去。
和宋瑩說了一聲,她也挺高興的,表示自己收拾一下,到時候跟張建國一起走。
這樣路上也有個照應。
第二天張建國去了店裡,突然發現生意一下子好了許多,有很多人都是特意找來的。
說是趙萍介紹來的,還有的說是報社的親戚介紹的,最多的一個人,買了不少同樣的頭飾。
說是單位搞活動,女同誌表演節目裝飾用。
這價錢賣的好,而且這些人來了都不講價的,這讓許友慶和何桂芳笑得合不攏嘴。
張建國在結賬的時候,送了幾個發夾采購量特彆大的人,這讓那些那人喜上眉梢,覺得這家店老板會做人。
店裡的生意看著一天比一天好,張建國也做了記錄,哪種發夾好賣,哪種頭飾賣的快,哪種需要補貨,他統統都記錄下來了。
有這個單子,他拿回去就知道,哪種發夾可以多生產一些,哪些賣不動的可以少生產或者不生產。
這樣靈活調配起來,生意才能越做越活。
張建國打算回去之前,也在這邊采購了不少東西,江城的水路發達。
天南地北的貨物,都彙聚在這裡,很多算得上稀奇的東西,好吃好喝好玩的,張建國琢磨了一番,有選擇的帶了一些。
先是書籍,趙家村難得一見的那些書,在江城有錢就可以買到,關鍵還都是很便宜的。
一本幾毛錢或者一塊多錢,讓張建國看著十分喜歡,這些書帶回去自己看,或者給妹妹,都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
畢竟在貧瘠的趙家村,現在連電都沒有通,村民唯一消遣的就是聽個收音機。
要不就是看看書,可書這玩意兒也不是誰家都有,還有的就是很久才能放一場電影。
這都是讓人特彆喜歡的活動,可惜啊,太少了。
買了書,張建國又買了一些這邊的美食。
他帶了一些龍須酥,這個東西看著一團團的,其實是一根根的甜滋滋的,一口抿到嘴裡,感覺特彆好。
這玩意兒隨城都不常見,就更不要說趙家村。
他還買了一些罐頭,現在這東西都屬於,比較少見的稀罕的玩意兒。
罐頭帶回去,家裡人可以吃,也可以過年過節送禮,那罐頭瓶兒留下來都是好東西。
家裡是一個都舍不得丟的,都當寶貝一樣利用起來。
還有的就是一些蝦皮,紫菜和海帶,這東西趙家村沒有,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