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姐,老爺子到底什麼病啊?我倒是認識一些民間的老中醫,醫術非常高明,而且我們大山裡麵有一些好藥草,說不定能把病治好……”
張建國想起自己在大山裡,挖到的兩株野山參。
他估計那兩個野山參的年份不低,特彆是最大的那種,能賣出那麼高的價錢。
肯定效果特彆好,年份也特彆高,這些東西都是能救命的。
“老爺子年紀大了,並發症也特彆多,他身邊有醫生照看,但是身體一直不太好,回頭我問問笑笑的爸爸,有消息會告訴你,謝謝你的關心。”
趙萍也非常的感激,見留不住張建國,非把家裡一些東西送給他。
像一些彆人送的元貝和花膠以及鮑魚等,每一樣都給帶了一些。
“這是我們南方朋友送來的,給乾媽嘗嘗,咱們這邊這種乾海鮮不多。”
趙萍非常的熱心,因為交通不發達的原因。
對於南方的這些海鮮,張建國和何桂芳,確實見的比較少,吃的也比較少。
彆的張建國也不是太懂,就那個元貝還有鮑魚乾,張建國覺得挺大的,聞著有一股魚腥味。
趙萍說這些東西很鮮,讓回家煲粥煲湯,實在推辭不過,張建國拿了十多斤。
路上的時候打算給一半周芷蘭,卻被她拒絕了。
“我都是在食堂吃飯,這些東西給我,我也不會做,我隻是聽人說這些海鮮很不錯,很滋補,我覺得還是帶回去給嬸子比較好……”
周芷蘭也表示,嬸子一直身體不太好,說不定吃點這些滋補的東西,身體就慢慢好起來了。
張建國見周芷蘭這樣說,也就沒有再勉強。
回頭把東西都提上,打算帶回去,不過也分了一些給小姨,他身體也不見好,平時煮個粥放點海鮮應該不錯。
隻是那些花膠元貝以及海參等,怎麼做來吃,張建國也不太清楚,琢磨著回頭找人問問?
可是他認識的那些人中,也隻有大眾食堂的那個總廚,估計他見多識廣一些。
其他的人你拿著那些東西,說不定人家都不認識,更不要說做出來吃了。
張建國這次回去的時候,決定把小姨也帶回去,主要是去周醫生那邊複查一下,順便再拿點藥。
上次拿的一批中藥,何桂芳覺還是有些用處,雖然藥貴了點,但是她的身體似乎變好了許多。
所以這次張建國勸說她回去拿藥,她幾乎沒有什麼猶豫,馬上就答應了。
並且打算拿了藥直接回江城,這邊的生意剛有點起色,可不能耽誤太久時間。
許友慶留在江城,劉萍也暫時在這裡,當晚張建國他們就坐上班車了。
回去的時候他也帶了一些東西,一邊的劉強也很誇張,大包小包帶了不少。
“江城真是好地方啊,這邊的貨不僅便宜,還什麼都能買到,這不快過年了,我給長輩們買一些紅棗桂圓,還有魚乾之類的,這些東西又好又便宜……”
劉強用扁擔挑了兩大袋子,這一次跟著張建國過來,確實見了世麵。
主要是趙家村那邊,有很多物資確實不方便,像那些紅棗,桂圓乾,黑糖等,這些有時候拿錢都買不到。
關鍵是價格又貴,貨物質量又差。
不像江城這邊,很多東西拿錢可以買得到,關鍵不要票,質量還好價格更便宜。
所以劉強才買了很多回去,這些東西留著自家用,或者過年送一些親戚,都是非常體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