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是被孫瞎子,拉著去了村裡。
隻聽到黃三嚷嚷著什麼政策,說他們村都出了大學生,這政策得讓張建國和李青山幫著分析一下。
畢竟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
黃三原本就對張建國言聽計從,不過現在他對張建國就更尊重了,因為他覺得讀書人特彆厲害。
年紀輕輕的什麼都懂,比他這種沒文化的人強多了。
張建國這才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文件和報紙,仔細的看了起來,很快也搞清楚了。
其實也是國家從上到下,開始解放思想,進行農村改革,鼓勵老百姓出來搞副業。
這些其實趙家村都走在前麵了,張建國看了一下那些文件,他算了一下時間,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土地改革了。
到時候會分田到戶,也會有改革開放。
更會有一些經濟搞活等,這次是國家的文件再傳達一些精神,張建國細心的把這些分析了一下,黃三他們聽的是津津有味。
大家各抒己見,這個改革能改革什麼?分田到戶那得多厲害呀,到時候每家每戶都有田地嗎,那到時候怎麼分呢?有的田好,有的田壞?
張建國知道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讓大家到時候按照國家政策來就行,反正國家肯定不會讓老百姓餓肚子。
到時候有了自己的田地,大家肯定是卯足勁兒乾活,隻要田裡收成好,閒暇之餘還能乾點彆的事,補貼一下家用,怎麼想都是好事。
幾個人正聊的熱火朝天,卻見趙誠拿了一個空布袋,說是家裡沒米了,日子過不下去了,得在村裡借點米。
趙誠說話的時候背摟著腰,聲音非常的謙卑,仰著頭,討好的看著黃三,看著站在黃三周圍的人。
此時的趙誠,也不敢表現出有絲毫怨恨,隻是陪著笑臉,討好著說著話。
站在那裡看起來可憐兮兮的,張建國冷眼看著這些,他什麼話都沒有說。
黃三也知道,趙誠家裡昨天的情況,但是趙誠以前借了村裡不少糧食,一直還沒還呢。
“村裡也不寬裕啊,你上回借的糧食還沒還了,這距離秋收還有好一段日子呢,你這自己也得想想辦法自救啊,光靠村裡也不行啊……”
黃三直搖頭,他說話的時候趙誠不住的點頭,根本就不敢有絲毫的反駁。
想一想,以前他家可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富裕戶,每年的糧食都吃不完存起來,哪裡會像乞丐一樣?
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但要低頭,還得討好彆人,不然這日子真的就過不下去了。
最後村裡秉承著人道主義精神,還是給了一些糧食趙誠,他拖著一條殘疾的腿,背著一二十斤糧食,慢吞吞的往家裡走。
現在他家日子過的是越發艱難了,趙誠打算回去寫一封信給趙元成,因為現在這個家也實在沒辦法了。
隻能指望著趙元成了。
張建國看著趙誠,現在趙家算是垮了,連趙元國都被抓去看守所了,據說已經招供了,劉小偉的死跟他脫不了乾係。
原本大家都以為,趙元國怕被劉小偉拖累,所以才下的死手,其實最終的真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