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李建國是老京市人,以前在京市積攢下了不少的人脈。
不管是生意上的還是政府機關上的,他多方走動,銷售渠道很快就打開了。
時至今日,好多人都佩服起了李建國的魄力,也眼饞他手裡的錢財。
隻是後來廠子效益好了,眼紅的人也多了。
不管是家裡人還是好久未曾走動的親戚以及鎮裡領導的親戚,都要擠破頭往裡麵鑽。
好在李建國在時,就已經和鎮長簽好了協議。
廠裡的用人權利以及運行權利都由李建國說了算。
所以那些年,李建國得罪了不少人,但也保住了廠裡的正常運作。
但是在他的身體出現病恙後,一切,就有點亂了。
首先起了貪念的就是他的弟弟,李建林。
李建國已經把借來的錢全都還清了,而且家裡的存款估計也有不少呢。
一看這廠子都很掙錢。
所以李建國當初讓他管理廠子,他就心裡樂開了花。
這不是剛覺瞌睡就遞來了枕頭嗎?
在他接手廠子後,他就把自己的親戚都安排進了廠子裡的重要崗位裡。
不光是他家的親戚,鎮領導的親戚也都進入了廠子,還成了廠裡的大小領導。
因為鎮裡領導也很眼熱鎮上的這塊肥肉。
他們也沒想到李建國能將這廠子建的風生水起。
現在被李建林接手,也不是啥壞事。
比起李建國,李建林更懂得變通。
李建林走出去,誰不誇他是一個有魄力,有人情味的好廠長?
李建林一夜之間收獲了大量的讚譽,整個人也飄飄然了。
全然將李建國的囑托給拋到了一邊。
他現在心裡根本就沒有廠子的發展,隻是一心排除異己,又滿心算計著怎麼才能將廠子據為己有。
現在整個廠子烏煙瘴氣,怨聲一片。
真正有手藝的人得不到公平待遇,一無是處的人卻成天頤指氣使,吆五喝六。
已經有好幾個老員工都辭職了。
李建國本就身體不好,聽聞廠裡的這些事,他就更加難受了。
心裡想著,賣了吧。
自己的病情日益嚴重,賣了還可以給閨女攢下一點嫁妝錢。
要是自己真的走了,那閨女,可怎麼辦?
“那廠子現在近乎一半兒的人不是李家的就是李建林老婆娘家的人,還有好多事關係戶。
你說,這樣的廠子還怎麼發展?
要是能發展,那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這些事情,都是胡三妹這幾天通過廠子裡幾個辭職的人打聽過來的。
“隻是這廠子要賣的消息已經放出去了好幾天,但依舊無人問津。
因為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即便李建國才是廠子的法人,但他現在已經病入膏肓,對廠子已經失去了控製權。
哪怕這個廠子設施不錯,麵積不小,售價不高,但隻要是誰接手,就要給鎮政府還有李家張家等七大姑八大姨一個交代。
一個人一個立場。
隻要有人出頭,就得麵對幾十張噴著唾沫星子的大口,就等著天天扯皮吧。
而且聽說李清彤的後媽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李清彤即便考場失意了好幾次,但那個姑娘說起來是個很不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