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山采了菌子,路過牛棚時給了卓爺爺他們一半兒。
半夜時,奶奶又送了三片兒安乃近和兩片止痛片過去。
此後,我挖來的野菜,采來的菌子,找來的野果,都會給幾個爺爺送一些過去。
直到後來救了秦沐陽,幾個爺爺和我們的日子,才好過了一點。
因為他打獵很厲害。
卓然,你的年紀和我的差不多。
我對一個陌生人都能報以最大的善意,為什麼對於自己的親爺爺,你就能這麼狠心冷漠呢?
你要是真有心,不會不知道家裡要寄出的東西卓爺爺沒有收到,也不會不知道卓爺爺有多掛念你們,又有多失望透頂。”
沐小草毫不客氣揭開了卓然的遮羞布。
“說白了,你們就是自私,膽小,隻知明哲保身,從沒把卓爺爺當成你們的親人看。”
卓然徹底低下了自己有些清高的頭顱。
卻是如同沐小草所說的那樣,她就是一個自私涼薄的人。
她隻關心的安危得失,從沒真正關心過已經從她世界裡消失過一段時間的爺爺。
現在爺爺回來了,她也沒關心過爺爺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喜歡吃什麼,喜歡喝什麼。
她隻希望爺爺能一如既往關愛她,指點她,直到畢業後能依仗爺爺的關係進去一個很不錯的單位。
她甚至沒想過,那個曾被她視為依靠的爺爺,早已在風雨中獨自熬過了多少個寒夜。
如今他站在麵前,不再是記憶裡挺拔的模樣,而是佝僂著背、眼神疲憊的老人。
她想要彌補,卻發現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
曾經的親情,如今隻剩下愧疚與沉默。
她終於明白,血緣從不是親密的保證,真心才是。
那些錯過的陪伴無法重來,而今唯有用行動才能填補曾經的空白。
這一刻,卓然覺得自己好羞愧。
作為爺爺的孫女,她真的好失敗。
沐小草看著她。
“卓爺爺心裡雖然有點失望,但從沒怨恨過任何人。
你爸爸和叔叔想要更上一層樓,那就靠自己的本事往上爬。
卓爺爺清正了一輩子,不可能會為任何人去做走後門,拉關係的事情的。
卓然,我真心希望你們能和卓爺爺好好相處,而不是一見著他就討要好處。
而且你要知道,搶走卓爺爺的,永遠不是什麼恩情,而是人的真心。
正如《禮記》所言:“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
真正的親情,從不是索取與利用,而是彼此珍重、相互守護。
卓爺爺一生清廉如月,不染塵埃,他所期盼的,從來不是一個能替他光耀門楣的孫女,而是一個懂得冷暖、知恩報恩的親人。
你若真想彌補,不妨放下執念,從一碗熱湯、一句問候開始。
莫讓“血緣”成了理所當然的索取,莫讓“家人”淪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今往後,願你能夠以心換心,用陪伴贖回缺席的歲月,用真誠撫平老人心頭的褶皺。
和你比起來,我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陌生人,你才是卓爺爺的親孫女。
我希望你們能真心對待卓爺爺,好好對待卓爺爺。
一家人,彆太把功名利祿看得太重。
他們這幾個老人已經吃了很多苦了,我希望他們回來後,家裡人能好好陪陪他,善待他。
而不是一見麵就逼迫卓爺爺為你跑前跑後,給人繼續當孫子。
卓然,能考上大學的人都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