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揚的家庭條件,其實比起李東風也好不到哪裡去。
甚至要比李東風還要差一點。
李東風好歹是家裡拆遷,官方給安頓到了一套新房子裡。
而周子揚從小到大卻要跟著母親蝸居在那個房齡三十年的老宿舍樓。
周子揚的父親,在小縣城算是有點能力的。
但是再有能力,恩惠不到周子揚身上,那有爹和沒爹,也就一個樣。
其實周子揚的父親當時是不想離婚的。
偏偏母親是個潔癖的性格,覺得父親在外麵和女人糾纏不清,這個婚必離不可!
當時兩個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過來勸。
誰家沒有難念經?
這眼睛一睜一閉,不就過去了麼?
不過這些領導越是勸,母親越是倔,用她的話來說,人可以沒有傲氣,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傲骨!
她,楊麗娟就是一身的傲骨!
於是周國偉就想著,在撫養費上拿捏周子揚的母親。
周國偉心想,你以為你一個人帶孩子容易?
你錢花完了,不還得乖乖和自己複婚?
而楊麗娟在得知周國偉的想法以後,自然是冷笑連連,沒錯,她連撫養費都不要了!
還是那句話,人可以沒有傲氣,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傲骨!
她當時很是大義凜然,她說,她就是砸鍋賣鐵,都要把周子揚撫養長大!
但是生活的重擔不是她一個女人能扛得住的。
也是周子揚太沒出息。
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後麵隻考了一個普通二本。
母親堅持了一輩子,結果後麵還是歎氣的說:“都怪我,早知道,就不和你爸離婚!”
而在周子揚回到家鄉,與父親見麵的時候。
父親隻是感慨的說道,其實當時,他是想給撫養費的。
他都給中間人傳話了。
隻要兒子願意過去,叫他一聲爸爸,或者去他家吃頓飯,他是真的願意給撫養費,甚至把周子揚的學費,衣食住行全部包了。
“你媽太倔了。你是我唯一的兒子,我怎麼可能不認你,你媽就是希望通過用你來折磨我。”
對於這樣的評價,周子揚隻能沉默。
上一輩子的恩怨,周子揚也不好評價什麼。
小的時候,周子揚是堅定的站在母親這一邊的。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了解了身邊朋友的家庭瑣事,有了自己的判斷。
隻是不管怎麼樣,周子揚是被母親撫養長大的,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
所以誰對誰錯,根本不重要。
如果非要說一個是非曲直出來。
那就是太窮了。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因為窮這種病,真的會滲入你的生活方方麵麵。
周子揚父母剛離婚那會兒,身邊的朋友勸說周子揚的母親。
她們說,單親媽媽帶孩子不容易,什麼都需要錢。
而周母則表示,沒有什麼不容易的!
“我兒子比其他的孩子懂事!一定沒問題!”
“兒子,咱們家是窮,可是人窮誌不窮!咱們一定要活出個人樣!讓他們好好看看!”
所以說,周子揚從小就很懂事。
因為知道家裡沒錢,所以學校訂奶,洗牙什麼的,周子揚都不會去參加。
周子揚很少和同學打架,因為打壞了東西,會增加母親的負擔。
稍微闖點禍。
班主任就會找周子揚談話,說,你這樣,對得起你媽媽對你的教育麼?
周子揚的童年並不幸福。
因為懂事的太早。
這是母親和朋友炫耀的資本。
她說,自己的兒子很乖,從不亂買東西。
也從不在商場裡哭鬨。
現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周子揚隻是覺得可笑。
周子揚記得小學時候穿過一雙劣質的運動鞋,穿著穿著,鞋底就開膠了。
像是同學們討論的一些潮牌,周子揚也從來插不進去嘴。
沒錢,真的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麵麵。
不是母親因為幾句骨氣就可以改變的。
以前家裡親戚聚會,人家都是家家戶戶的,隻有周子揚這邊是孤兒寡母。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家戶戶也是添置了小汽車。
那周子揚這邊形單影隻的,沒必要,也沒錢是添置。
所以平時出去玩,給外婆掃墓什麼的,隻能坐彆人親戚的車子。
車子坐不下了,那隻能委婉表示,不然你坐另一家的車。
周子揚當時印象很清楚,姨姐家有點小錢,姨姐年紀也不大,自然會鬨小孩子脾氣,說什麼也不願意自己這對母子坐他們家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