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撫過墨跡,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溫和靈識,如同父親的手掌輕輕按在我的頭頂,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修行如牧魚,既要懂得驅策,更要懂得放養“。
那年春天,父親帶我們去洛水放魚苗,他將帶有靈紋的魚苗放入水中時,總會在岸邊留下三道靈樁。
我不解地問為何不直接用靈網圈住魚苗,父親指著水中自由遊動的魚群說:“靈網能困住魚的身,困不住魚的心。
真正的守護是引導,不是禁錮。
就像修煉,強行掌控靈脈隻會適得其反,懂得收放才能讓靈氣生生不息。“
如今看著手劄上的批注,才明白訣的真義,從來不是強行掌控,而是在收放之間找到平衡,如同牧人對待羊群,既要有約束的繩,也要有自由的草場。
冰層下傳來青魚王悠長的鳴叫,那聲音如同玉石相擊,清越而悠遠。
整個冰麵的算紋突然亮起,淡金色的靈光沿著紋路流淌,將守魚棚照得如同白晝。
我看見父親的算籌在牆角懸浮而起,十二根紫竹算籌在空中旋轉,自動排列成“澤天夬“的卦象,算籌間流淌的靈氣與我們的靈脈產生完美共振,讓我渾身都泛起溫暖的感覺。
這一刻終於徹底明白:師恩如算紋,看似嚴苛的要求是守護的訣;父愛如洛水,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提點,早已在我們靈脈中種下了最珍貴的“留痕咒“。
記得去年冬天我修煉遇到瓶頸,整日焦躁不安,父親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讓我跟著他去鑿冰捕魚。
冰鎬敲擊冰麵的聲音單調而沉悶,父親卻鑿得極為專注,每一擊都落在相同的位置。
他說:“鑿冰如同修煉,力道不在重,而在準;速度不在快,而在勻。
你看這冰層,看似堅硬,實則有它的紋理,找到紋理一擊即破,找不到紋理再費力氣也沒用。“
當第一尾青魚躍出冰洞時,我突然明白,父親是在用最樸實的方式告訴我,修煉的關鍵不在於急功近利,而在於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靈犬“踏雪“的吠聲從遠處傳來,帶著歡快的節奏,它脖子上的銅鈴叮當作響,鈴聲中竟蘊含著“歸妹卦“的靈韻,三爻位的鈴聲格外清脆。
哥哥收起冰魄,護腕上的赤鱗紋路變得溫順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樣鋒芒畢露:“爹爹應該在返程的路上了,他一定感知到我們悟透了訣的真義。
上次我們在"八卦林"領悟"遁"卦時,踏雪也是這樣提前報信的。“
我將手劄緊緊抱在胸前,感受著桃花瓣傳來的最後一絲暖意,那乾枯的花瓣在靈識的滋養下,紋路愈發清晰。
看著冰麵漸漸隱去的靈紋,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
這場風雪夜的領悟,如同父親為我們點亮的燈塔,讓我們在修煉的長路上,既懂得了快的真諦,更明白了訣的深情——那是一代代算師用生命傳承的智慧,是比任何術法都珍貴的精神烙印。
守魚棚外的風雪漸漸停歇,月光透過雲層灑在冰麵上,反射出銀色的光輝。
遠處的山巒在月光下勾勒出起伏的輪廓,如同沉睡的巨龍。
哥哥將冰魄小心翼翼地收好,護腕上的靈光漸漸平息,隻留下淡淡的餘溫。
“我們該回去了,爹爹肯定在等我們彙報今日的領悟。“
他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沉穩而溫暖。
我點了點頭,將《靈算手劄》放進懷中,貼身感受著它的溫度。
走出守魚棚的那一刻,清新的空氣帶著雪後的甘甜湧入鼻腔,靈犬“踏雪“歡快地跑了過來,用頭蹭著我的褲腿,銅鈴的響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悅耳。
抬頭望向天空,繁星點點,北鬥七星的位置恰好與我們今晚領悟的“夬卦“相呼應,仿佛在印證著我們的收獲。
走在回家的路上,冰麵下的青魚群還在悠閒地遊動,魚鰭上的靈光如同散落在水中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