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雖有時儘,血脈武裝以血為源,不虧不休!
在刹那一刀之下,酒館中唯餘一片死寂。
剛才那些起哄的酒客,成了太劌刀下酒鬼,都是那兩位營將的兵,這一點甄堯早告知。
濃烈刺鼻的血腥味,讓甄堯惋惜歎:
“妹夫,可惜了。”
賈瑟沉吟下說:
“郿塢當總館吧。”
誰見過酒館方圓百裡!
反正沒見過的甄堯很興奮,主動承擔清掃酒館重任,賈瑟要幫忙卻被喝止:
“東家,這麼汙濁的事,哪能玷汙了你的手,去找我妹。”
賈瑟卻被他逗樂:
“三舅哥,發死人財可不是吉事。”
正在掏兜的甄堯扭頭,神情很委屈地抱怨:
“人都死了錢又帶不走,我這是幫死錢活用……”
賈瑟沒心思聽廢話,一個飛閃離去,找他妹。
甄宓此刻在長安西城,西方屬金最養兵鋒,飛熊軍戰力冠絕西涼,曾是董卓麾下精銳。
軍中很多營將是【天門】戰將,包括兩位統領李傕、郭汜,他們正在軍帳等消息:
“老郭,不覺得詭異嗎?新上位的門主從未,現身說法。”
“我聽人跟我說過,新門主的眼睛像藍寶石。”
“還說門主從不吃豚肉,隻吃牛羊肉、喝牛乳,門中的劍士也是如此,不喝酒、還祭拜火神……”
郭汜沒聽懂這些話,隻想到受的辱,就抱怨:
“不就是劍士嗎?至於這麼高傲。”
“老李,他們昨夜闖進軍帳時。”
“看到咱們桌上酒肉的神情,鄙夷的眼神寒透我骨髓,看咱們就像在看螻蟻。”
“更過分的事情,還拔劍劈斷了桌案,毀了酒菜。”
“我還沒怒喝出口,就被一把劍橫在脖上。”
“憑什麼咱們這些戰將,在門裡隻排下九等?憑什麼他們這些劍士,竟然高居前三等呢?”
“沒有咱們血戰沙場,他們哪來牛羊,填飽肚!”
見李傕笑而不答又問:
“老李,是誰跟你說起門主辛秘事?”
“新門主上位後從未下過山,一直待在天山的鐵山峰,門裡哪有兄弟敢上去。”
郭汜粗中有細,把細中有粗的李傕,問住當場。
他弟弟李應來報:
“二位將軍,門中的劍士沒走出酒館。”
“酒館裡閃出一個人後,大門就被甄堯關閉,裡麵已沒有一點動靜,卑職不敢走近探查。”
郭汜瞬間麵如土色,結果無需猜測,事大了!
【天門】劍士多強,他們非常清楚。
隨時可以取他們人頭。
昨夜架在脖子上的那一劍,郭汜當時一點反應全,二人隻能敢怒不敢言。
可這一群劍士,畢竟是同門師兄弟,是自己人。
酒館的掌櫃甄堯,可不會說啥是“自己人”。
郭汜當機立斷下軍令:
“李兄弟,馬上聚將準備出營,不管江湖水流有多急,鐵騎之下執鞭斷流!”
李應才剛離開軍帳,又有人闖入帳,是張濟。
張濟也是董卓的部將,統領西涼凡軍駐紮在城外。
此刻他披頭散發狼狽不堪,一臉驚懼地對郭李哭訴:
“二帥,一部馬賊襲殺我軍營。”
“十五萬位將士,不到一刻就被擊潰,降者無數。”
“爭先幫對方開路,宣平門已被馬賊攻陷。”
郭汜的心已慌得一筆,上前抓住張濟的手,聲色俱厲地高聲怒問:
“這夥馬賊有多少人?”
張濟看了李傕一眼,李傕瞬間出刀,斷人臂。
卸掉郭汜右臂,張濟得以掙脫。
事發突然下懵了郭汜!
在他以為會被一刀斷頭時,張濟從腰間取下套馬繩,麻利地把他困個結實。
又有人走進帳,步伐走得不緊不慢,他是李儒。
是【龍門】的二掌櫃,總攬雍州的一切諸事。
他是賈詡留下的虎柙,李傕懂得門主秘事,是李儒招攬他時說的,李傕骨子裡是漢人。
唯有死忠【天門】的人,才會感到受辱,才抱怨。
郭汜是張掖道上馬賊,被【天門】上代門主收入山門。
傳修真術並授統兵禦將法,讓郭汜從一介凡人武徒,最後做到了權傾朝廷。
他與李傕不同,李傕出身在北地郡,胡漢混軍。
北地郡設郡於秦,是秦朝三十六郡之一。
光武帝時被並入涼州,劉協後來撤涼並雍,李傕是純正雍州漢人,他對【天門】早有懷疑。
在天山山門修真時,總覺得劍士們,很怪異。
日常生活習性,與他格格不入。
李儒在招攬他時說過:
“李將軍,【天門】的教義看似有教無類,不管弟子出自哪個族群,都是強者為尊能者上。”
“俯瞰天下蒼生,以替天行道為宗旨,布道天地。”
“這導致【天門】門主,心中有天下卻無蒼生。”
“這天下一直都在那裡,可是人活草木一秋,總要落葉歸根傳後嗣,後嗣總要有地養活。”
“可【天門】新任的門主,食牛羊、喝牛乳、拜火神……”
“心裡從未想過種田事,隻想把農田變成牛羊牧場。”
“我漢隻愛吃米麵隻會種田,如果有一天你的子子孫孫,以放牧過著牛羊生活……”
“居無定所流浪,目不識丁野蠻蒙昧,人倫不存……”
“每個文明的傳承,必定有其紮根的沃土。”
“文明人要有固定居所,還要有傳承之地,更要有書經典藏啟慧,才能薪火相傳不息。”
“何況你是位練氣士,米麵有多重要,你懂得!”
李傕那夜醉了,醉在【大家】酒館……
迷醉於李儒談修真術:
“……,李將軍,練氣士的【仙魄】與凡人【體魄】,都是藏泥宮以動血氣,但與魂的關係迥異。”
“靈魂體魄合人,神魂仙魄合練氣士,士人有彆。”
“凡人以魂禦魄,發血氣與體外生【力氣】。”
“【人】左撇靈魂、右捺體魄,魂禦使魄、魄支撐魂,蓋因靈魂隻能運體內,不像神魂能外放出。”
“凡人就隻能讓靈魂,除了禦體魄外,亂感悟。”
“道意是人感悟出來,是以這座天地,道意濃。”
“凡人會想得多做得少,最根本的緣由是靈魂主導。”
“《道德經》雲: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真術》雲:五臟所藏,心藏神,此神即是穀神,不死是欠,穀欠合欲,心藏穀欠欲念,主宰於人!”
“凡人不識穀道神玄,以為靈魂才是人之主宰,把穀欠欲神當成了魄。”
“美其名曰精魄,胡謅三魂七魄,也不思一魂對二魄,三魂對六魄,何來所謂的第七魄?”
“練氣士明【穀神】,仙魄、神魂並駕齊驅,互不隸屬。”
“神魂禦天地靈氣,行止攻防借助的力是【神力】。”
“仙魄禦靈體血氣,行止攻防外放的氣是【仙氣】。”
“【士】上橫神魂、下橫仙魄,神魂頂天、仙魄立地,氣以托氣上浮於天地,力以禦氣逍遙天地。”
“【士】中一豎不死穀神,穀欠欲生念,念動神力仙氣,合靈體氣力!”
“故凡人禦力氣,練氣士動氣力,二字同力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