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這個老道士,葉子謙不禁再次陷入了回憶中。
老道士姓汪,這是他自己說的,真實情況有待考證。
具體叫什麼沒人知道,多大年紀更是無人清楚,看起來也就是個中年人,但是他說自己已經快六十了。
所以大家都喊他老汪。
記憶中好似是憑空冒出來的。
就在某一個時間,穿著一身邋遢道袍的他出現在了村子旁廢棄的寺廟裡,然後就此住下。
偏遠的地方,人們對道士總是有些敬畏。
剛開始,村民們發生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總會去找他。
老道士真本事不清楚有沒有,但是嘴裡有活,總能或多或少的解決鄉親們遇到的問題。
慢慢的,名聲也打出去了,發展到了誰家丟了東西都來找他,可奇怪的是,他總能幫助大家找到。
漸漸地,大家都覺得老汪是有真本事的。
到了後來,周圍鄉鎮的人也會來找他,甚至更遠的縣城也總有人慕名而來,這讓他活的很滋潤。
所以,小時候的葉子謙總喜歡去找他,因為能吃得飽飯。
老道士對他也很好,有什麼吃的就給他什麼,還會時不時教他一些東西。
全是之乎者也,小時候的他也不懂,隻是單純的背下來。
老道士也不強求,隻是說能記下來就行,具體的解釋不重要。
後來上學了,接受了唯物主義的洗禮,他再去的時候總會調侃一句:老汪,你要是沒住在寺廟裡,賺的肯定更多。
而每次老道士隻是淡淡一笑,輕描淡寫地回複說:“夫道者,但有一存身之地也。”
字麵意思他懂,那說話時候那意味深長的語氣,他就理解不了了。
是飽有深意,還是故弄玄虛,不得而知。
再後來,上了初中之後就要去縣城裡,跟老道士接觸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直到現在,已經好幾年沒回去看他了。
晃了晃頭,把思緒拉回現實,葉子謙輕歎一聲:有時間真得回去看看了,不光是“感謝”他說的準,還得問問他有沒有被劉寡婦拿下。
他和村民們等著吃這瓜可是等了好多年了。
........
時間過得很快,熟悉了下平台的搶單軟件,很快就來到了五點多。
穿上衣服,抱起頭盔,騎上電動車,向附近的商業街趕去。
【騎上我心愛的小電動,它永遠不會堵車。】
【騎上我心愛的小電動,馬上就賺錢了。】
一路上,葉子謙吹著晚風哼著歌,有一種開戰前的愜意。
很快到了戰鬥地點,憑借泰森的反應,加藤鷹的手速,迅速搶下了六單,而且送的地方都是居民樓,且離得都不是很遠。
至於為什麼不搶送辦公樓的單,那繁忙的電梯是真的傷不起。
況且是下午下班,單子也不像中午那麼多。
心中默默規劃著行進的路線,把其中稍微偏一點的一單彆墅區的放在第一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