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見麵,物是人非。
一個帶著操勞數年的滄桑,一個每天沉浸在自己革命事業而榮光四射。
一個是已經成婚的年輕商人,一個是依靠美貌和聰慧,遊曳於各方勢力之間的地下工作者。
兩人的人生軌跡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兒時的記憶是那麼模糊,又那麼真切。
等到高覺清把家族的生意慢慢轉向sh,他和自己太太兩人也開始長居此地。
於是,家族,親情,愛情,事業,革命,國家。
這些名詞開始慢慢糾纏於三人之間。
麵對千瘡百孔的國家,高覺清最終和宋婉君一樣,投身於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當中。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
高家終究是沒有堅持到看著侵略者被徹底趕出去的那天。
在一次掩護革命軍撤退的行動中,他和妻子雙雙殞命。
最後,等到抗戰勝利,已經半百卻一直沒有成婚的宋婉君,帶著故人子女,重新回到了家鄉。
推開熟悉又陳舊地大門,往事的種種瞬間湧上心頭。
劇本就到這裡。
故事真的很不錯。
本以為是一個披著民國衣服的愛情劇,沒想到愛情線隻占了三分之一。
儘管如此,在有限的愛情敘說中,又帶著些深度的思考。
男主在麵對發妻和兒時許下諾言的紅顏,內心不斷產生著煎熬。
而接受進步思想的女主,在麵對已經成婚的愛人,心裡又在不停地掙紮。
這兩人的感情是一種對比。
另一邊,男主的妻子,也就是女二號身上,基本體現了舊社會女子身上所有的美好品質。
勤儉持家,愛護自己的丈夫,安心撫養子女,後來即使丈夫投身革命事業,她也能毫不猶豫的追隨。
而女主又代表了當時新時代的進步女性,為了心中的革命事業,為了國家,她甘願犧牲自我,壓抑住內心對愛情的渴望,一心隻為趕走侵略者。
這兩人又是一種對比。
除了感情線,其他方麵自然是不必多說。
都在水準之上。
此時,他的腦子裡出現了一個畫麵。
男主正穿著中式的大紅衣服,和新娘在拜堂成親。
而女主則是一身旗袍,穿梭於酒店的各位大人物之間,搜集著有用的情報。
在他心中,這個畫麵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代表這個劇本想說的一些東西。
不過葉子謙有個疑惑,秦明濤這小子,能演出男主的那種精氣神麼。
雖然對方是科班出身,但是也太年輕了。
不是他看不起年輕人,而是男主這個角色對演員要求太高。
雖然看起來出彩的是女主,但其實,整個劇本裡,最有深度的反而是男主。
他是一種從生活到精神上,慢慢從舊轉新的這麼一個過程。
可以這麼說,如果男主演不好,整個戲會缺少那最核心的部分。
想到這,葉子謙查看起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消息。
翻看了一圈後,他心裡放鬆了下來,主要不是秦明濤,而是中年男演員潘玉明。
演技沒的說。
今天因為臨時有事,才沒來錄製節目。
秦明濤隻是出演一個年輕的革命軍軍官。
戲份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