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葉子謙有些詫異:“王指導,何出此言?”
王震笑了笑:“叫我王哥就行。
我看你這筋骨可不像是普通人。
而且你走路的姿勢,跟平常人也不一樣。
我敢說,一旦有危險,你能在最快的時間彈射起步。”
“嘿,王哥你說的對。我以前練過很久的十二路譚腿。”
“正經玩意?”王震有些吃驚。
葉子謙點點頭:“基本功。”
說起十二路譚腿,葉子謙真是一把辛酸淚。
前段時間,在他想著要提升一下身手的時候,便問過統子哥。
在眾多推薦中,他沒有選擇現在比較流行的跆拳道之類的。
這些速成的套路更多的是唬人的作用。
相反,他追求的是老輩子流傳下來的內家功夫。
這才是好東西。
俗話說得好,南拳北腿。
又有話道,練拳不練腿,到老冒失鬼。
經過細細考量,葉子謙選擇了北腿。
也就是十二路譚腿。
主要是他作為一個演員,又不是走硬漢派路線的。
練拳會讓上半身比例失衡。
而且,拳法,那手上的老繭再怎麼美顏也消不掉。
可以參考下李小龍那手背。
一個個頂高的老繭,看的人心神顫栗。
就像戴著一個皮質的指虎。
這些老繭就是武器。
而練腿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唱歌還是演戲,不穿褲子的時候終究是少數。
十二路譚腿,某種程度上是所有功夫的基礎。
不管是拳,刀,槍等等,下盤都是重中之重。
相傳,十二路譚腿起源自宋朝,本來是十路,後來經過明朝時期,少林的改良,增加了兩路,這才變成現在大家所熟知的。
而在統子哥提供的特殊空間裡,葉子謙學腿的最開始就是開筋。
由於他已經20多歲,身體基本已經定型,沒法從小開始打磨筋骨。
為了讓他順利學成,係統給他的師傅直接手動給他開筋。
簡直就是酷刑。
好幾個少林大漢,給他四肢的筋骨不斷擠壓拉伸。
那種疼痛感,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覺滲進骨髓。
開筋之後就是基本功。
彈腿一般分為上中下。
拳,腰和腿。
拳就是基礎的拳法。
腰和腿一般是連在一起的。
腰馬合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而他所練的基本功就是站樁。
無休止的站樁。
一招一式還沒練,站樁就站了幾個月,直到成為一種每天的習慣。
站樁之後就是挨打。
沒錯,就是挨打。
想打人必先學會挨打。
美其名曰,練筋骨。
一方麵是讓你心裡習慣這種疼痛,一旦跟人動手,被不會受到拳腳相加的影響。
另外是讓肌肉習慣這種打擊,當對敵的時候,每當對方的拳腳打在身上,肌肉會不自覺地形成一種保護。
挨揍又是幾個月。
這才開始正式學習十二路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