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會的喧囂散去,陸家嘴的霓虹依舊璀璨。
林嶽指尖夾著那張設計簡潔的名片,冰涼的觸感仿佛還帶著趙曼妮指尖的餘溫。
峰會上的短暫交鋒,隻是試探。
這位金融魔女,冷靜、專業,防備心極重。
征服她,需要耐心,更需要足以令她側目的實力。
林嶽清楚,單純的金錢攻勢對趙曼妮無效。
她身處資本漩渦中心,見慣了財富起落。
打動她的,必然是超越金錢層麵的東西:
思想、遠見、以及與之匹配的力量。
“繼續深挖趙曼妮的資料。”
林嶽吩咐林清雪。
“特彆是她對新興科技領域的投資偏好和邏輯。”
幾天後,一份更為詳儘的報告擺在林嶽麵前。
報告顯示,趙曼妮對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術抱有極大熱情。
她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這是未來十年最具爆發潛力的賽道。
甚至,鼎盛資本在她主導下,已悄然布局數個相關項目。
這與林嶽的智核科技戰略不謀而合。
一個計劃在林嶽心中迅速成型。
他要創造一個更私密、更深入的交流環境。
一個能充分展現他在科技領域前瞻視野的舞台。
“籌備一場小型私人投資沙龍。”林嶽指令下達。
“地點選在外灘三號的望江閣,私密性要好。”
“邀請名單,除了趙曼妮,再篩選幾位ai和新能源領域的頂尖專家。”
“主題就定為:‘ai紀元與能源革命的交彙點’。”
邀請函設計得低調而精致,純黑卡紙燙印暗金紋路。
沒有過多渲染,隻點明主題和時間地點,以及林嶽的署名。
這封邀請函,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送到了鼎盛資本趙曼妮的辦公室。
趙曼妮拆開信封,看到邀請人署名時,眉梢微挑。
林嶽?那個在峰會上主動搭話的年輕富豪。
她對沙龍的主題頗感興趣,ai與新能源正是她重點關注的方向。
但林嶽這個人,讓她有些捉摸不透。
峰會上的交流雖短,卻能感到對方並非草包。
“曼妮姐,這個林嶽,最近風頭很勁。”助理在一旁低語。
“智核科技的估值跟坐火箭似的,都說他是踩中了風口。”
趙曼妮指尖輕點邀請函,陷入沉思。
是故弄玄虛,還是真有乾貨?
她對林嶽的印象,還停留在“文娛起家、運氣爆棚”的層麵。
但峰會上那幾句關於ai投資的見解,又不像空穴來風。
“回複對方,我會準時參加。”趙曼妮最終做了決定。
她倒要看看,這位年輕的林總,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外灘三號,望江閣。
巨大的落地窗外,黃浦江夜景流光溢彩。
室內燈光柔和,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與雪茄的淡淡香氣。
沙龍規模不大,僅十餘人,皆是業內翹楚。
趙曼妮到場時,林嶽正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交談。
他穿著休閒合體的羊絨衫,少了峰會上的銳氣,多了幾分儒雅。
看到趙曼妮,林嶽微微頷首示意,並未立刻上前。
趙曼妮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靜靜觀察。
沙龍的氛圍很輕鬆,更像是一場高端的思想交流會。
幾位專家圍繞ai倫理、算力瓶頸、儲能技術等話題展開討論。